这就叫德行护佑!杨振宁老先生享年103岁。黄旭华享年99岁,彭士绿享年96岁,黄

小茹吖 2025-10-19 17:50:57

这就叫德行护佑!杨振宁老先生享年103岁。黄旭华享年99岁,彭士绿享年96岁,黄纬禄享年95岁,赵仁凯享年97岁。 杂交水稻袁隆平老先生享年91岁。导弹之父钱学森享年98岁。 这就叫什么,这就叫德润身,仁者寿!以德养身,心无杂念,仁者平和,福寿延年。所以老祖宗留下的每一句话都是有道理的。 这些数字看着简单,背后却藏着一辈子的坚守和担当,不是随便谁都能活成这样的。 黄旭华 1958 年接下核潜艇研制任务时,压根没敢跟家人说具体干啥 —— 不是不想说,是不能说。 那时候国家没技术、没经验,他带着团队钻进荒无人烟的小岛,连计算工具都只有算盘和计算尺,几万个数据硬是靠手算一遍又一遍核对,连实验剩下的边角余料都要过磅称重,就怕浪费一点资源。 为了保密,他跟家里断了联系,父亲去世时都没能回去送最后一程。 后来有人问他 “忠孝不能两全” 咋选,他说 “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这份心无旁骛的纯粹,让他到 99 岁时,眼神里还透着一股对科研的执着劲儿。 袁隆平更不用多说,一辈子都扎在稻田里,就想让中国人能吃饱饭。 上世纪 60 年代他在稻田里发现天然杂交稻的苗头,从那以后就没离开过泥土。 从三系法杂交水稻到两系法,1976 年开始推广后,累计增产的粮食超过 1 亿吨,每年能多养活 6000 多万人 —— 这数字啥概念?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了。 到了晚年,他还没停下脚步,在四川凉山培育的超级稻,创下过亩产 1105.6 公斤的纪录。 他总说自己有个 “禾下乘凉梦”,梦里稻穗比人高,谷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天天想着田里的稻子,没心思琢磨别的,这种平和的心态,不就是老祖宗说的 “仁者平和” 嘛。 黄纬禄的导弹人生,是从一场灾难里扎下根的。 他早年在英国实习时,德国 V-2 导弹把工厂炸成一片废墟,亲眼见了导弹的威力,也更明白 “国家没硬实力不行”,当场就立下 “要搞出中国自己的导弹” 的誓言。 后来苏联撤走所有专家,带走了图纸和资料,他带着团队喊出 “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 的口号,硬是从零开始攻关。 他首创的 “台、筒、艇” 试验程序,帮国家省下了巨额经费,还提出 “共同研究、共同设计、共同生产、共同试验” 的 “四共同” 原则,现在还是航天领域的规矩。 这位 95 岁的老人,一辈子都在为国家 “铸剑”,心里装的全是家国,哪有功夫想自己的小日子? 再回头想 “科学无疆界,但赤子有归途” 这句话,真的太贴切了。 钱学森当年在美国已经是知名科学家,生活条件优渥,但听说新中国成立,立马就想回国。 美国政府拦了他五年,还把他软禁起来,可他没放弃,偷偷写信给祖国求助,最后终于回来,一落地就说 “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 老祖宗留下的 “以德养身,仁者寿”,真不是随口说的空话。 这些老先生用一辈子证明了,心里装着别人、装着国家,行得正、做得端,自然能活得踏实、活得长久。 他们干的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 造核潜艇、育杂交稻、研发导弹、搞核动力,可他们从来没把自己当 “大人物”,甘当隐姓埋名人,连家人有时候都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忙啥。 这份功德,早就融进了国家发展的每一步里,不是用数字能衡量的。

0 阅读:77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