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开进村,00后管养老院,江苏这俩地方怎么做到的? 无锡阳山镇桃源村有个叫郁薇的姑娘,二十八岁,两年前回老家开了家咖啡馆,村里人起初都觉得她傻,乡下谁喝咖啡啊,结果现在每天营业额能破一万,她不光卖咖啡,还带着村民做精品桃子礼盒,一盒卖几百块,以前村集体一年收入不到十万,现在涨到六百四十万,十七个文创项目陆续进来,连村民自己酿的米酒,价格也翻了八倍。 南京江宁有个颐养院,护理部副主任是个00后,大学一毕业就留在这儿,管着三十多个老人,院子不是政府办的,是公建民营,服务了两千多人,老人们来了三个月,九成都不想走,康复有成效,服务也实在,关键是年轻人愿意干这行了,以前没人肯来养老院上班,现在00后成了主力,工资有保障,社保有交,培训也跟得上。 这些变化不是靠政府拿钱堆出来的,桃源村把空着的老房子、宅基地、地皮都用起来了,村民靠着这些资产能赚到钱,一户人家一年多挣快五万,江宁那边搞了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每个社区都有签约医生,全省有一千一百多万老人签了约,养老床位有四十万张,将近七成是护理型的,特困老人一年能拿一万四千七,比不少地方都多。 咖啡馆和艺术空间进村,不是把城市生活硬搬过来,年轻人用新的办法,让村里人重新觉得家乡有盼头,过去老人去养老院是没辙,现在年轻人主动干这行,因为这份工作能让人挺起腰板,工资也够用,技术也在悄悄帮衬,江苏八成街道装上了智慧养老平台,远程看护、智能报警这些玩意儿,让护理的活儿没那么累,年轻护工也能轻松点管着。 桃源村靠桃花节拉游客,可淡季怎么办,雨天没人来,生意会不会撑不住,江宁的养老院是不错,可全国还有三成农村老人住着空房,江苏这办法真能照搬吗,《黑神话:悟空》火了,年轻人爱往乡村跑,阳山桃园能不能借这股劲,搭上国风和数字旅游,再热一把。 中央今年一号文件提了县域商业体系,江苏这些村子正好赶上了,没人喊口号,也没等政策砸钱,就是把闲置的东西用起来,把年轻人留得住,咖啡馆老板是回乡的年轻人,养老院主任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做的不是改变中国,是让日子能过得踏实一点。 你看到的是咖啡和老人,其实背后是一群普通人,在政策的空隙里找活路,他们不讲大道理,只做手头的事,江苏没给标准答案,它只是比别人先动了手,敢试错,下一个改变生活的人,会是谁。
咖啡馆开进村,00后管养老院,江苏这俩地方怎么做到的? 无锡阳山镇桃源村有个叫
能工智人
2025-10-19 17:50:30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