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小伙李磊赴吉尔吉斯斯坦承包300亩农地,却被当地包工头强行

悠然话史 2025-10-19 11:36:16

2015 年,山东小伙李磊赴吉尔吉斯斯坦承包 300 亩农地,却被当地包工头强行安排与其小 12 岁的女儿成婚,两年后,尽管夫妻俩交流不多,他们却迎来了两个混血女儿。   2024 年迪拜湖南米粉店的直播镜头里,法丽达正展示新熬的汤底。   镜头扫过身后的白墙,两帧相框格外醒目:左框是双磨破鞋尖的布鞋,2015 年吉尔吉斯斯坦农田的泥还嵌在鞋底;右框是张泛黄合同,2021 年签店面时两人沾墨的手印并排按在落款处。   “这双鞋是李磊当年种地穿的,合同是我们来迪拜的第一份底气。” 法丽达对着镜头笑,指尖轻轻点过相框。   直播间弹幕瞬间刷屏,有人问手印的故事,她眼角弯起,先说起了 2016 年那个夏天的相遇。   2016 年 6 月,吉尔吉斯斯坦的午后格外闷热,李磊攥着皱巴巴的纸币去镇上买种子。   路过一家小超市,他推门进去,货架上的俄语标签让他发懵,只好用手比划 “种子” 的形状。   店主的女儿法丽达正低头算账,抬头看到他焦急的样子,递来手机翻译软件:“您要找什么?” 李磊赶紧打字:“种蔬菜的种子,最好是番茄和黄瓜的。”   法丽达笑着领他到货架角落,拿出两包种子,还额外塞了张纸条,用中文歪歪扭扭写着 “浇水时间”—— 她特意查了翻译词典。   那天李磊离开时,回头看了眼站在店门口挥手的法丽达,心里泛起莫名的暖意。   从那以后,李磊成了超市的常客。   有时买袋盐,有时只是借个电话,每次来法丽达都会提前准备好翻译软件,还会跟他分享当地的趣事。   有次李磊买完东西下雨,法丽达把自家的伞塞给他:“明天还回来就好,我爸爸有两把。” 第二天李磊还伞时,带了些自家种的新鲜黄瓜,法丽达尝了一口,眼睛亮了:“比超市买的甜!” 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悉,虽然大多时候靠手机交流,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李磊后来才知道,法丽达为了跟他顺畅沟通,每天都会花一小时学中文基础词汇。   2018 年吉尔吉斯斯坦的冬夜,家里的炉火快灭了,法丽达抱着发烧的大女儿急得直哭。   李磊裹着棉袄跑出去找医生,积雪没过脚踝,他想起少林寺学的轻功,深一脚浅一脚往镇上赶。   医生来的时候,他袜子冻成了冰壳,却先把暖水袋塞进女儿被窝:“别怕,爸爸在。”   法丽达用吉尔吉斯斯坦的偏方,把草药熬成汤喂女儿,两人一个守着床头,一个盯着炉火,直到天亮。   后来女儿痊愈,李磊把那包草药收进铁盒,现在还放在米粉店的储物架上,成了家的 “平安符”。   2020 年疫情期间,吉尔吉斯斯坦的蔬菜卖不出去,李磊蹲在田埂上发愁。   法丽达突然说:“我去跟超市老板谈,咱们搞‘蔬菜套餐’送货上门。” 她骑着二手摩托车,每天跑十几个小区,口罩勒得脸生疼,却坚持把最新鲜的菜送到顾客手里。   有次遇到暴雨,摩托车陷在泥里,她推着车走了三公里,到家时浑身是泥,却笑着举着货款:“今天卖了不少。”   李磊看着她冻得发紫的手,默默把家里唯一的电动车让给她,自己则步行去田里打理蔬菜。   2022 年迪拜米粉店刚稳定,李磊就带着法丽达去学开车。   法丽达怕撞到人,总不敢踩油门,李磊握着她的手:“别怕,我在旁边看着,就像当年你教我俄语一样。”   拿到驾照那天,法丽达开着车,特意绕到迪拜塔下,对着车窗里的倒影拍照:“以后我可以自己去进货了。”   现在她每天开着车去市场买新鲜食材,车里总放着女儿画的全家福,仪表盘上还挂着吉尔吉斯斯坦的平安挂饰。   如今,李磊的工程队承接了迪拜新社区的建设项目,手下有十几个当地工人,还特意请了中文老师教大家学中文;   法丽达的米粉店开了分店,雇了几个中亚姑娘,她不仅教她们做米粉,还帮她们解决在迪拜的生活难题;   两个女儿在学校里当起了 “小翻译”,帮中文不好的同学沟通,还在学校的文化节上表演了中吉双语节目。   法丽达的抖音账号不仅分享生活,还经常帮中亚老乡对接中国商家,成了跨国贸易的 “小桥梁”。   墙上的布鞋和合同依旧醒目,它们见证着这对夫妻从 2016 年的初遇到如今的相守,从山东到吉尔吉斯斯坦再到迪拜的奋斗路,也见证着一份跨越国界的爱,如何在岁月里长成参天大树。     主要信源:(个人账号 《吉尔吉斯中国媳妇在迪拜》)

0 阅读:3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