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刚把中资芯片厂强制接管,中国反手就把仓库大门上锁——安世半导体惠州、上海两大

史鉴奇谈 2025-10-18 23:03:36

欧洲刚把中资芯片厂强制接管,中国反手就把仓库大门上锁——安世半导体惠州、上海两大基地里价值数亿美元的晶圆、封装件,如今一箱也飞不出保税区。荷兰正连夜跟中方部委商量豁免,语气急得冒烟。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什么小角色,它手里攥着的都是汽车芯片、功率半导体这类硬通货,全球不少车企和电子设备厂商都指着它供货。欧洲那边敢动中资芯片厂,估计是觉得能卡住供应链的脖子,可他们忘了中国手里也握着关键筹码。   这些锁在保税区里的晶圆和封装件,好多都是要发往欧洲企业的订单。现在箱子一动不能动,欧洲的汽车工厂、电子设备厂商最先慌了神,生产线随时可能因为缺芯停摆。他们急得天天给总部打电话,总部又转头去催欧盟,可欧盟这会儿也没辙。   最坐不住的要数荷兰。荷兰的ASML、恩智浦这些企业,跟安世半导体的业务绑定得太深了。ASML的光刻机要靠安世的某些配件,恩智浦的汽车芯片更是经常从安世调货。现在安世的货出不去,荷兰企业的生产链直接被掐住了一截。   荷兰政府连夜就行动起来,赶紧联系中国相关部委,想商量个豁免办法。据说沟通的时候,荷兰那边的语气急得都快冒烟了,又是解释又是求情,就怕这事儿拖下去,自家企业先扛不住。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的份额相当可观,尤其是在汽车领域,几乎每三辆汽车里就有一辆用着它的芯片。欧洲车企本来就因为之前的芯片短缺吃过亏,现在好不容易缓过点劲,要是再因为这事儿断供,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中国这次锁仓库,可不是一时冲动。安世半导体的惠州和上海基地,早就通过了海关的保税监管备案,所有进出的货物都得按规矩来。现在既然欧洲先破坏了合作规则,中国按照国内法规对保税区货物进行管控,完全是合理合法的操作。   之前欧洲一直喊着要“芯片自主”,想摆脱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可实际情况是,欧洲在中低端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对中资企业的依赖度一点都不低。这次强制接管中资芯片厂,本来想抢点技术和产能,结果反而把自己的供应链给捅了个窟窿。   荷兰企业心里最清楚这里面的门道。ASML虽然能造最先进的光刻机,但它的下游客户里,中国企业占了不小的比例。要是因为安世的事儿把关系搞僵了,以后ASML的光刻机销量说不定都会受影响。   恩智浦更是急得上火,它跟安世在汽车芯片领域有不少合作项目,好多定制化的芯片都得靠安世代工。现在安世的货出不去,恩智浦手里的订单根本没法交付,客户那边的违约金都快堆成山了。   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慌了,德国的大众、宝马,法国的雷诺,这些车企天天给欧盟委员会施压,让他们赶紧跟中国沟通,别再硬扛了。他们心里都明白,真要是断了芯片供应,自家的汽车生产线一停,每天的损失都是以千万欧元计算的。   中国这边态度很明确,想让仓库的货动起来,欧洲得先拿出诚意,把强制接管中资芯片厂的事儿说清楚,该纠正的得纠正。毕竟做生意讲究个公平互利,不能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破坏了规则还想让别人当没事人。   荷兰现在是两边为难,一边要跟着欧盟的步调,一边又得顾及自家企业的死活。连夜沟通的时候,荷兰代表好几次都提到“希望能尽快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那急切的劲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是真怕了。   安世半导体的工作人员也没闲着,每天都在清点仓库里的货物,做好登记,就等着政策明确后能尽快恢复发货。他们心里也清楚,这些货物关系到好多企业的生死,早一天运出去,就能帮不少企业渡过难关。   现在全行业都在盯着这事儿,不少分析师都说,欧洲这次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来想在芯片领域卡中国的脖子,结果反而被中国捏住了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要是欧洲不尽快调整策略,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荷兰那边还在跟中国持续沟通,据说已经提交了好几轮方案,就等着中国这边的回复。但明眼人都知道,想让中国松口,欧洲必须先解决根本问题,光靠嘴上说说肯定不行。毕竟规则一旦被打破,想再重建信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