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麦:从荷兰巨头到依赖全球产业链的荷兰科技巨头 阿斯麦(ASML,全称为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Lithography),成立于1984年,创始股东是荷兰飞利浦和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 International。 如今的阿斯麦,不仅是荷兰的科技巨头,也是依赖全球产业链的典型代表——其光刻机核心部件需全球协作,例如光源来自美国Cymer、精密轴承来自瑞典SKF、光学镜片来自德国蔡司。 台积电南京厂:服务成熟制程芯片需求 台积电南京厂,是台积电在中国大陆的重要生产基地,主要服务于成熟制程芯片需求。 成熟制程芯片通常指28nm及以上制程,主要用于汽车、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如家电芯片)等领域。 台积电南京厂依赖阿斯麦等设备供应商的合作,其生产的成熟制程芯片,需采用阿斯麦的DUV(深紫外光)光刻机实现量产。 美国通知台积电:撤销“经验证最终用户”地位 美国政府已通知台积电,其南京厂的“经验证最终用户”(VEU)地位将于2025年12月31日撤销。 之后,台积电南京厂从美国进口受管制的半导体设备及技术,需要逐案向美国政府申请许可。 阿斯麦:出货可能推迟数周 阿斯麦近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召开财报发布会,对外表示,将继续致力于合规经营,但受全球供应链调整及出口管制政策变化,部分光刻机产品出货可能会推迟数周。 中国升级稀土管制政策 中国近期升级了稀土管制政策。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发布公告,明确自2025年12月1日起,需出口许可的稀土产品最低含量从15%下调至0.1%。 这一新规可能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阿斯麦光刻机的磁悬浮工作台、光源系统等核心部件,需使用中国主导供应的镝、铽等稀土永磁材料。 阿斯麦受稀土供应链及出口许可流程影响,部分产品出货可能面临更多时间不确定性。 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面临稀土供应缺口,需要替代供应时,美国虽然拥有丰富的稀土矿床,但缺乏成熟的稀土分离提纯能力(美国开采的稀土精矿常需运往中国加工),且其稀土加工成本显著高于中国。 短期内,来自美国的稀土替代供应很难形成规模。 荷兰:半导体领域政策调整受外部压力影响较大 近期,荷兰当局在半导体领域的政策调整,受外部压力影响较大。 以阿斯麦为代表的荷兰半导体设备企业,多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年均研发投入占营收超20%),不遗余力推动技术进步。 在其CEO彼得·温宁克(Peter Wennink)看来,荷兰当局若继续对高阶半导体技术(如EUV极紫外光光刻机)实施管制,将削弱阿斯麦在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的领导地位——因管制可能导致阿斯麦失去中国市场,同时加速竞争对手技术突破。
美国同意英伟达的芯片只要回到国内建厂,就能卖给中国。一出政策,中国立马反击:只要
【1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