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美国今天突然宣布了! 10月18日,美国今日正式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进口巴士加征10%的关税,同时将《美墨加协定》的关税豁免范围扩大至中型和大型卡车。 美国这一紧一松的政策搭配,看似矛盾,但仔细琢磨就能发现,对进口巴士加征10%关税,根本就是冲着保护本土产业来的。要知道美国本土巴士制造业这几年日子确实不好过,尤其是电动巴士领域,不少本土厂商连基本生存都成了难题——此前行业内的知名企业Proterra,就因为扛不住市场竞争、资金链断裂,最终申请了破产保护,整个行业的竞争力肉眼可见地在下滑。加税后进口巴士成本上涨,本土巴士产品理论上就能在价格上占据更多优势,这操作也完全贴合特朗普政府一直强调的“美国优先”思路。 但有意思的是对卡车的政策,一边给进口中重型卡车加25%新关税,一边又扩大美墨加三国的豁免范围。这操作其实是给北美产业链开了后门——只要卡车和零件符合北美原产地规则,比如64%以上价值来自美墨加,就能免税流通。说白了,就是逼着车企把生产线挪到北美三国,尤其是墨西哥,不少车企已经这么干了,戴姆勒、沃尔沃都在墨西哥扩建工厂避关税。 可这政策真能护住美国本土制造业吗?恐怕悬。之前对钢铁零件加税就已经坑了本土厂商,美国产的卡车反而比墨西哥产的成本还高3%。Paccar公司第三季光关税成本就高达7500万美元,车价也比进口竞品贵好几万。这么搞下去,本土产能说不定还得萎缩,有预测说明年美国重型卡车载能要降11%。 最惨的可能还是美国消费者和企业。高盛早就算过账,关税成本55%得消费者扛,22%企业自己吞,已经让核心消费支出涨了0.44%,年底通胀可能冲到3%。以后不管是坐公交、网购还是超市买东西,这笔钱最后都得从老百姓口袋里掏出来。 国际上的反应也不会小。欧盟、日本这些巴士和卡车出口国肯定不乐意,搞不好就得反制,比如对美国农产品加税。之前的关税战已经闹得够呛,这波操作怕是要让全球贸易更紧张。 更矛盾的是,政策细则还没说清。关税抵免怎么算、豁免的具体标准是什么,都没个准信。企业最怕这种不确定性,要么不敢轻易投资,要么就得花大功夫研究怎么钻规则空子,反而拖慢了行业效率。 说到底,这就是场左右为难的平衡:想用关税把产业留在本土,又怕得罪区域盟友;想保护就业,又得承受通胀压力。但从过去的经验看,这种单边关税政策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本土产业没真正扶起来,消费者先买单了,还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这笔账真的划算吗? 后续就看11月政策落地后,车企会不会集体调整供应链,还有其他国家会不会出手反制。反正对普通美国人来说,接下来物价可能又要悄悄涨一波了,这关税的苦,最后还是老百姓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果不其然 美国今天突然宣布了! 10月18日,美国今日正式宣布:将从11月1日起
晚霞照我心
2025-10-18 16:58: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