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欧洲市场投资?欧盟要求中企先交出技术 之前荷兰政府硬盯着中资企业不放,又是审查又是限制,当时就有人担心这会给西方开个坏头,现在看来还真被说中了。 欧盟最近明里暗里的动作越来越多,尤其是针对中企的投资项目,门槛越设越高。之前中企想在欧洲搞点新能源、半导体相关的业务,流程虽然麻烦,但好歹有商量的余地,现在不一样了。 不管是建电池工厂,还是搞光伏电站,甚至是参与一些数字技术相关的合作,欧盟那边都会先把“技术共享”摆到台面上。你要是不答应把核心的研发数据、专利技术拿出来,那这投资的事儿基本就没戏。 有家中企之前想收购德国一家小型汽车零部件公司,本来双方都谈得差不多了,结果欧盟委员会跳出来拦着。理由是这家德企手里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中企收购后可能会“影响欧洲产业安全”,要想通过审查,就得把中企自己研发的车规级芯片设计方案交出来共享,还得保证未来五年里优先给欧洲车企供货,这明摆着就是抢技术。 还有做光伏的中企也遇到过类似的事儿。想在西班牙建一座大型光伏电站,顺便把国内的高效光伏组件生产线也搬过去,带动当地就业。结果欧盟的监管机构找上门,说要审查项目是否符合“绿色新政”,背后却提要求,让中企公开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提升技术,还要把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程序也共享出来,美其名曰“帮助欧洲企业提升绿色技术水平”。 欧盟这么干,理由一套一套的,一会儿说“维护产业安全”,一会儿说“防止技术垄断”,其实本质上就是怕中企在新能源、数字科技这些领域抢了他们的风头。这些年中企在光伏、动力电池、5G通信这些领域发展得太快,技术优势越来越明显,欧洲企业原本的市场份额被挤得越来越小,他们就想出这么个办法,借着投资审查的名义抢技术。 之前欧洲还总说自己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现在做起这种强取豪夺的事儿来,一点都不手软。有位在布鲁塞尔做贸易咨询的律师就说,最近半年里,欧盟针对中企投资的审查案例里,有超过六成都会附带“技术共享”的要求,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而且要求的技术越来越核心,从之前的生产工艺,到现在的底层研发技术,甚至连专利申请的原始数据都要。 中企也不是傻子,谁愿意把自己花了大价钱、好几年研发出来的核心技术平白无故交出去?有家做动力电池的中企就直接拒绝了欧盟的要求,宁愿放弃在匈牙利建厂的计划,也不愿把电池的热管理技术交出去。负责人说,这技术是团队花了五年时间,砸了十几个亿才搞出来的,要是交出去,未来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就没了,得不偿失。 还有些中企虽然没直接拒绝,但也在想办法应对。比如把非核心的技术拿出来应付,或者跟欧洲企业搞联合研发,用合作的名义代替“共享”,尽量保住核心技术。但即便这样,欧盟的审查还是卡得很严,动不动就以“技术透明度不够”为由拖延审查,逼中企让步。 欧盟这么搞,其实对他们自己也没好处。有欧洲的经济研究所做过测算,要是一直这么针对中企投资,强行索要技术,未来五年里欧洲可能会失去超过200亿欧元的中企投资,还会错过中企带来的先进技术和就业机会。就像匈牙利的一些官员就公开反对欧盟的这种做法,说他们国家本来就想通过吸引中企投资发展新能源产业,现在欧盟这么一拦,好多项目都黄了,当地的工人都盼着工厂开工呢。 而且欧洲企业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些依赖中企技术合作的欧洲中小企业就很不满。比如德国有家做汽车零部件的小企业,之前一直跟中企合作研发车载传感器,现在欧盟要求中企交技术,中企不愿意,合作就停了,这家德企的订单也少了一大半,老板急得直上火,说欧盟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欧盟现在是一边想留住中企的投资,带动当地经济,一边又想抢中企的技术,保住自己的产业优势,这种又要又要的心态,让中企在欧洲市场的投资越来越谨慎。之前大家还觉得欧洲市场成熟,政策稳定,现在看来,这里的投资环境早就变了味,尤其是技术方面的要求,越来越没底线。
想在欧洲市场投资?欧盟要求中企先交出技术 之前荷兰政府硬盯着中资企业不放,又
史鉴奇谈
2025-10-18 16:04:07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