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刘峙一生从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参加赌博,但他却经常利用其太太同所部的军需处长、会计科长等串通一气,策划搞钱。从1928年起,他先后南京、上海、蚌埠、新浦、汉口、长沙、南昌、吉安、九江等处购买了大批房产、地皮和盐井盐田,价值约五百万元(现洋) 以上。 (信源:百度百科——刘峙) 在印尼茂物市的一所华侨小学里,一位头发稀疏的教师正在讲台上授课,他讲述的内容是关于淮海战役的历史。当提到国军 80 万兵力对阵 60 万却最终战败时,老师的表情突然变得不自然,许久没有再说话。 台下的学生们正听得入神,见老师停下,纷纷着急地追问:“老师您快接着讲啊!杜聿明战败后跑哪儿去了?还有那个剿总头子刘峙,最后到底死没死啊?” 学生们不知道的是,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老师,正是当年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剿总指挥官刘峙。曾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为何会沦落到在印尼的小学当老师呢?这一切,还要从淮海战役结束后说起。 刘峙在国民党军官中,打仗的本事并不算突出,李宗仁曾评价他顶多只能当个师长。然而,蒋介石却特别器重他。 北伐战争期间,刘峙带领部队在淡水和棉湖打了漂亮仗,后来又在镇江阻击孙传芳的进攻时,虽遭遇火车事故受伤仍坚持指挥,为增援部队争取了时间,这些表现让蒋介石对他青睐有加。中原大战时,刘峙也多次在不利局面下翻盘,因此蒋介石称他为 “副将”。 刘峙曾与陈诚、卫立煌、顾祝同、蒋鼎文并称为 “国军五虎”,位居首位,手握重权,地位显赫。但解放战争初期,他因吃了败仗且在重庆捞钱的事被捅出,被蒋介石撤了军权。 1948 年淮海战役打响前,蒋介石因找不到合适人选,最终让刘峙担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的一把手。然而,刘峙上任后,开封很快被粟裕部队攻占,短短两个月后,我军发起全面进攻,赢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淮海战役的失败让蒋介石怒火中烧,刘峙被撤职后逃到香港。他本以为蒋介石会重新启用他,没想到却等来了蒋介石的斥责。1953 年,蒋介石在台湾担任 “总统” 的消息登报后,刘峙发去贺电,却让蒋介石想起他曾葬送了几十万部队,气得直接下令撤了他所有职位。 此时的刘峙,虽然没了官职,但他逃往香港时带走了多年搜刮的巨额财产,本以为可以继续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没想到,他的老部下们得知他失势后,纷纷上门伸手要钱,甚至直接动手抢劫。刘峙报警无果,只好自认倒霉。 在香港待不下去的刘峙,经一位印尼华侨的帮助,前往印尼。然而,到了印尼后,他的钱包在机场被人摸走,后来又遭遇敲诈勒索和抢劫,攒下的百万家产几乎全搭进去了。他尝试做生意,却血本无归,最后只能拖家带口搬到偏远的茂物市。 幸运的是,刘峙的太太黄桂芬在当地学校当上了老师,家里有了一些经济来源。1952 年,黄桂芬要赶回香港处理紧急事务,为了不丢掉工作,刘峙决定代妻子上课。 刘峙小时候读私塾、湖南观澜书院,成年后于多所军校学习,曾在黄埔军校任战术教官,文化好、见识广且善言辞,顺利通过教学考核成为小学代课老师。其生动课堂受学生喜爱,后校长安排夫妻二人都在学校工作,生活条件渐好。 刘峙在台湾定居后,日子过得很简单,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和练字,并整理出了一本回忆录《我的回忆》。1965 年,陪伴刘峙多年的黄桂芬不幸离世,这让他深受打击,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1971 年,79 岁的刘峙在孤独中走完了人生旅程。 刘峙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看似自律,实则将欲望都转到了钱上。他通过 “夫人路线”,让太太杨庄丽出面敛财,自己则在背后操纵。 他们通过吃空饷、压价承包盐田等手段,积累了巨额财富。1937 年抗战爆发后,刘峙名下的财产被曝光,舆论哗然,蒋介石只好让他捐出一半财产当 “抗日经费”。 刘峙的一生,从备受蒋介石器重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到流落海外的小学教师,经历了大起大落。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兴衰史,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国民党内部的种种问题。
白崇禧一生三次逼的蒋介石下野,多次不听蒋介石的调遣,最离谱的是蒋介石请他出任淮海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