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10月17日报道,日本自民党和立宪民主党两党国会对策委员长会谈后确定:临

红楼背疏影 2025-10-18 12:14:09

据环球网10月17日报道,日本自民党和立宪民主党两党国会对策委员长会谈后确定:临时国会将于10月21日开幕,会期到12月17日。要是自民党能和日本维新会谈妥政策,开幕当天就会进行首相指名选举。 日本政府显然希望在新美国总统政策明朗前,完成自身战略部署。更微妙的是,会期结束日12月17日,恰是中美建交纪念日,时间点的选择传递出微妙信号。 防卫省内部文件显示,此次国会将审议2026财年防卫预算草案,总额预计突破7万亿日元(约合450亿美元)。这笔巨资的分配方案,将决定日本未来五年军事建设方向。 国会会期内,台湾地区将举行领导人和立法机构选举(2026年1月)。日本安保界担忧可能引发台海紧张,因此急需在选举前确立强有力领导层。防卫省已制定多套预案,包括撤侨计划和海上护航方案。 冲绳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仍是焦点,国会需决定是否批准边野古沿岸填海工程追加预算。若工程停滞,美日同盟的信誉将受损,影响威慑力。 更紧迫的是驻日美军经费分摊谈判,特朗普要求日本将负担比例从目前的2110亿日元提高到3500亿日元。这笔额外支出需国会批准,将成为朝野博弈焦点。 国会将审议“核电站重启加速法案”。该法案背后是军事考量:日本现有原油储备仅够147天,若台海冲突阻断航线,舰队将因缺油瘫痪。核能被视为确保战时能源自主的关键。 防卫省智库“安全保障研究所”报告指出,若台湾海峡被封锁,日本90%的能源进口将中断。这种危机感,推动能源政策与国防战略深度绑定。 国会将首次讨论“网络空间防卫队”设立方案。这支拟议中的网军计划编制5000人,预算要求250亿日元。但最大争议在于是否赋予其主动网络攻击能力。 与美国的协同更是焦点,若日本网军建成,将与美军网络司令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这可能引发中俄强烈反应。 当前局势与1960年安保斗争有相似之处。当时岸信介政府强行通过新安保条约,引发社会分裂。如今岸田政府也可能面临类似抉择:是强行推动军事扩张,还是维持现状? 但与1990年海湾战争时不同,日本现在面临更直接的安全威胁。当时国会争论的是“出钱还是出兵”,现在则是“自卫还是先制”。 国会会期内,朝鲜可能进行新一轮导弹试射。日本需要决定是否部署更多宙斯盾舰,以及是否参与美国主导的导弹防御系统。 更棘手的是核威慑讨论,自民党内部出现拥核呼声,虽然主流仍坚持无核三原则,但朝核威胁正在改变政治生态。 韩国军方已表示关切,担心日本军事化引发军备竞赛。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指出,将密切关注日本军事动向。这种外部压力,可能影响国会辩论走向。 更微妙的是俄罗斯态度。俄日在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存在争端,日本军力增强可能使谈判更加复杂。 航空自卫队要求拨款2.3万亿日元采购100架F-35战机。海上自卫队则主张优先建造2艘新型宙斯盾舰。陆上自卫队希望获得更多预算用于西南诸岛部署。这种军种竞争,反映战略方向的分歧。 更根本的是战略选择:是优先确保制海权,还是发展两栖夺岛能力?这种抉择将决定日本未来十年国防形态。 最新民调显示,47%民众反对增加军费,仅38%支持。这种民意压力,使国会决策必须谨慎。特别是在消费税可能上调的背景下,军费增加更易引发反感。 冲绳等基地所在地的反抗情绪更强。若国会强行通过基地相关法案,可能引发大规模抗议,影响社会稳定。 自民党可能与维新会达成“分阶段推进”协议:先通过预算案,暂缓宪法修改。这种务实策略,既可满足美方要求,又避免过度刺激民意。 另一种可能是聚焦经济安保。通过《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以供应链安全等名义,行军事准备之实。这种迂回策略,更易获得跨党派支持。 日本外务省担心对华关系过度恶化,因此可能在国会提议设立“中日海空联络机制”。这种危机管理机制,可防止意外冲突升级。 但防卫省持谨慎态度,认为机制可能限制自卫队行动自由。这种部门分歧,将使国会辩论更加复杂。 国会将听取防卫省关于“台湾有事”应对方案的秘密报告。报告建议在先岛群岛部署反舰导弹,并加强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 但立宪民主党质疑这种预案可能引发误判,主张通过外交手段缓和局势。这种政策分歧,反映战略思想的根本差异。 日本临时国会的召开,远非例行政治程序,而是亚太安全格局演变的催化剂。当首相指名选举与军事战略调整相互交织,当57天会期覆盖美国权力过渡关键阶段,这场国会博弈将决定日本在未来大国竞争中的角色定位。 真正的较量不仅发生在国会议事堂,更在周边海域的军舰甲板上,在网络空间的无声交锋中。日本的选择,既关乎自身命运,也将重塑整个印太地区的战略平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信息来源:日本朝野两党就首相指名选举日期达成一致 环球网 2025-10-17 14:02北京

0 阅读:1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