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2025年10月16日报道,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和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宣布,

红楼背疏影 2025-10-18 11:19:25

据界面新闻2025年10月16日报道,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和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宣布,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石油管材(Oil Country Tubular Goods)发起第三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这意味着自2010年开始征收、已经两次延长的双反税,有可能继续维持。 此次调查的石油管材主要用于油砂管道建设,涉及加拿大能源命脉。阿尔伯塔省油砂日产350万桶原油,其中70%通过管道输送。 中国生产的X70级管线钢占加拿大进口量的45%,这种钢材能承受零下40度低温,是北极圈管道建设的首选材料。 更关键的是成本差距,中国管材报价每吨580美元,比加拿大本土产品低32%。这种价格优势使油砂开采成本降低18%,直接关系到加拿大能源出口竞争力。但加拿大产业联盟指控中国产品存在23%的倾销幅度,这场争论背后是能源安全与经济利益的平衡。 特朗普政府2025年推出的"北美能源自主"计划要求,关键能源基础设施必须使用本土材料。虽然加拿大未正式加入该计划,但压力已通过供应链传导。美国管道运营商暗示,若加拿大继续使用中国管材,可能限制其原油进入美国市场。 更深远的是北极竞争。随着冰川融化,北极航道商业价值凸显。加拿大计划建设的"北极能源走廊"管道需要特殊耐寒管材,这类技术目前只有中国宝钢和日本新日铁掌握。 宝钢集团开发的X80超深管线钢独步全球,其断裂韧性值达400兆帕,远超加拿大本土产品的280兆帕。这种技术差距非短期能弥补。 更让加拿大焦虑的是,中国企业已开始向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供应同类管材,间接助力竞争对手。 质量控制更是致命优势。中国管材的缺陷率控制在0.3%,而加拿大产品达1.2%。对于要承受30年极地环境的管道来说,这种质量差异直接关系到工程寿命。 加拿大钢铁产业提供9万个直接岗位,主要分布在安大略省。若完全开放市场,预计将流失1.2万个岗位。但另一方面,管材降价可使油砂行业节省47亿加元成本,这些资金可创造8000个新岗位。这种得失计算,使政策选择异常艰难。 更复杂的是地区矛盾,产油的西部省份支持进口中国管材,而传统制造业集中的东部省份坚决反对。这种地域分裂,考验着联邦政府的执政智慧。 美国商务部2025年9月发布的《全球钢管供应链风险评估》将中国产品列为"高风险",建议北美盟友建立替代供应链。 这份报告直接影响了加拿大决策。更微妙的是,美国近期对加拿大软木出口放宽限制,被观察家视为"交换条件"。 军事维度更值得关注。北美防空司令部认为,能源管道是关键基础设施,过度依赖外国供应链存在安全风险。这种担忧,使简单的贸易问题蒙上国防色彩。 加拿大环境部新规要求管道必须达到"零泄漏"标准,这需要更高级别的管材。中国企业的环境认证更齐全,已获得ISO 14001认证,而加拿大本土企业多数还停留在旧标准。这种规制差异,成为中方反驳倾销指控的有力论据。 碳足迹争议更是新战线,中国管材生产采用电弧炉技术,碳排放比加拿大高炉工艺低15%。环保团体因此支持进口中国产品,这种立场分裂使局势更复杂。 加拿大曾考虑转向俄罗斯管材,但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使这条路断绝。更关键的是技术差距,俄罗斯管材最高只能达到X70级别,且低温性能不稳定。这种替代方案的实际可行性很低。 白俄罗斯等潜在供应国产能有限,年产量仅够加拿大需求的十分之一。这种供应格局,使加拿大陷入进退两难。 本次复审的焦点是"损害累积认定"规则。加拿大法庭将判断中国产品是否与韩国、土耳其进口产品共同造成损害。这种技术性规定,可能成为突破僵局的关键。 更专业的是"归零法"争议,WTO已裁定该方法违规,但加拿大仍在特定情况下使用。这种法律灰色地带,成为双方律师攻防焦点。 加拿大试图通过"太平洋替代计划"开拓新供应源。印度塔塔钢铁已承诺投资蒙特利尔工厂,但投产要等到2028年。这种时间差,使短期内的供应缺口难以弥补。 更创新的是合作生产模式,加拿大提议中美企业在第三国合资建厂,既满足本土含量要求,又享受中国技术。但地缘政治紧张使该方案推进困难。 宝钢集团已启动"加拿大本土化"战略,计划在艾伯塔省建立维修中心,创造500个就业岗位。这种本地投资,可有效缓解贸易摩擦。 更聪明的是技术授权。中方提出向加拿大斯特尔科公司授权X70生产技术,这种"技术换市场"策略,既保护知识产权,又满足本土化要求。 当加拿大启动第三次复审时,这已不是简单的贸易救济案,而是全球能源格局重构的缩影。在能源安全与经济效益之间,在保护就业与提升竞争力之间,加拿大的抉择将影响整个北美能源战略的走向。而中国管材的命运,将成为测试全球供应链韧性的试金石。 信息来源:加拿大对华石油管材发起第三次双反日落复审调查 界面新闻2025-10-16 15:23

0 阅读:65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