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改变了,车企破产不能让消费者背锅,网友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今年46 2025-10-18 09:01:47

我朋友花了二十多万买的新能源车,才开了两年,车企突然就宣布破产了,这事还真不是孤例。

现在他车上的小屏幕坏了没地方修,电池衰减也没人管,就连远程控车都成了摆设,一辆好端端的车,几乎变成一块废铁。

近几年,不少曾经声势浩大的新势力车企说倒就倒,威马,高合,还有一堆没来得及让人记住名字的品牌,都陆续退出市场。 公开数据显示,光是去年就有超过三家规模不小的新能源车企陷入破产或者停止运营。而且这些企业一倒,最惨的就是车主,手里拿着所谓“终身质保”的合同,却连个负责的人都找不到。

而现在的新能源车早就不是四个轮子加沙发的机械产品了。它是一套高度依赖原厂维护的数字化系统,比如专属配件,软件升级,云端服务,这些一旦厂家没了,车就真成了“断线风筝”。 不像以前的燃油车,哪怕品牌倒闭了,路边修车店照样能修,副厂件也能用。但现在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尤其是三电系统和智能座舱,几乎被原厂牢牢锁死。

在我看来,光靠车企自觉是绝对靠不住的。尤其是那些二三线品牌,本来资金链就紧张,动不动就玩价格战,融资战,最后扛不住了就直接撤场,留下一堆车主自生自灭。 这不仅仅是企业诚信问题,更是行业责任缺失的表现。新能源车行业要想真正良性发展,就不能让消费者成为企业失败的接盘侠。

我觉得,是时候推动行业建立后市场保障机制了。我以前了解的是车企要有至少10年的备件,一旦车企出现问题,最起码这些备件还能够让消费者修车。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光有备件肯定不行,现在的车不光是机械的东西,最主要的还有软件上的东西,软件上的东西废了也不行,所以办法就该改改了。

比如说,设立一个“后市场保障基金”,每卖出一辆车就强制车企按比例缴纳保障金,用于破产后的基础服务支持。或者强制要求车企对关键软硬件做开源或第三方托管,哪怕品牌不在了,车主依然能通过授权服务商完成维修和升级。

这样一来就不光解决了备件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软件服务的问题。 这事情虽然听起来有点理想化,但从长远看,是行业必须走的一步。 要不然,谁还敢买小众品牌或者新势力的车?消费者的信任是行业最宝贵的资产,一次次被透支的话,最终伤害的是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誉。我们不能总让车主一边掏钱支持国产,一边承担企业翻车的全部风险。

新能源车不能只讲科技叙事和用户体验,还得有人来兜底。行业越是高速发展,越要把保障机制做在前面。别让车主的信任一次次抛锚在半路。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用户52xxx05

用户52xxx05

3
2025-10-18 11:04

睁眼说瞎话

寒塘

寒塘

1
2025-10-18 14:07

所以,买车时还是要头脑清醒的

今年46

今年46

团结,紧张,精准,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