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盼着中美干一仗,印度人盼着中美干一仗,俄罗斯盼着中美干一仗,法国人盼着中美干一仗。这边,美国人希望菲律宾和中国干一仗,美国人希望越南和中国干一仗,美国人希望印度和中国干一仗,还想让日本跟中国打。 说起中美这几年在亚太的拉锯战,各国都像夹心饼干一样,左右为难。表面上看,有些人觉得日本、印度、俄罗斯和法国好像在暗戳戳盼着中美来场硬碰硬,好从中渔利,但实际情况远没那么简单。这些国家更多是在权衡自家利益,经济上离不开中国,安全上又得看美国脸色。反过来,美国那边也没闲着,总想拉菲律宾、越南、印度和日本这些周边国家当挡箭牌,怂恿他们和中国过招。结果呢?大家都在算小账,大账还是得顾着全球经济这张网。咱们一步步捋捋,基于最近的动向,看看这背后的逻辑。 先说日本,这家伙在中美夹缝里最尴尬。2024年岸田下台后,新上任的石破茂政府一上来就和中国缓和关系,高层互访多了,经济对话也重启了。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3000亿美元,日本汽车、电子零件一大半靠中国市场。要是真卷入中美冲突,日本工厂得停摆,失业率蹭蹭上涨。安全上,日本又得紧跟美国,2025年美日联合军演规模创纪录,在东海和南海巡航时,日本自卫队舰艇和美军并肩,雷达锁定模拟目标。但日本没傻到完全站队,石破茂公开说要“平衡威慑和对话”,本质上就是不想当炮灰。想想看,日本企业2024年在华投资不减反增,华为和丰田的供应链还连着呢。要是中美真打,日本经济先趴窝,谁盼着那事儿? 印度这边也差不多,边境老毛病没好,但经贸这块儿越来越黏糊。2024年10月,中印在拉达克边境恢复联合巡逻,士兵从对峙区撤出,避免小摩擦变大祸。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财年贸易额1280亿美元,印度手机、纺织品出口中国占大头。可印度总觉得中国在边境上占便宜,2020年加勒万那场冲突后,印度加强和美国军售,买了MQ-9无人机,在高原部署,美印情报共享也多了。2025年,莫迪政府继续玩这套,参加四方机制会议,讨论南海和印太安全。但印度没完全倒向美国,2025年G20上,印度还推动中印经贸对话,试图缩小贸易逆差。说白了,印度想当新兴大国,借中美竞争捞好处,但真要和中国硬刚,印度经济扛不住——中国是它最大进口来源,稀土和电子元件全靠那边。盼战?更多是嘴上说说,实际还是稳着来。 俄罗斯的立场更直白,中俄这对儿哥们儿2024年以来走得近,贸易额破2400亿美元,能源管道天然气直供中国。2025年2月又重申“无上限伙伴”。俄罗斯不怕中美冲突,甚至觉得那能分散美国注意力,让它在乌克兰少添乱。但俄罗斯也没闲着,2025年军方和中方协调远东演习,模拟太平洋防御,舰艇在日本海列阵,飞机低飞侦察。这不是单纯盼战,而是想借机卖武器给中国,稳住后院。俄罗斯经济靠中国顶着,美国制裁下,卢布汇率靠中俄贸易拉住。要是中美真开打,俄罗斯可能在北太平洋帮中国分担压力,但不会全押进去——自家欧洲战场还乱着呢。总之,俄罗斯这算盘打得精,冲突是机会,但和平贸易才是饭碗。 法国人呢?欧洲老大哥总爱标榜“战略自主”,马克龙2025年5月在亚洲峰会直言,美中分裂是全球最大风险,得建“独立联盟”。法国在印太有海外领土,海军常年在南海巡航,2024年和美日澳联合演习,潜艇下潜模拟反舰。但法国经济和中国绑得紧,2024年双边贸易超800亿欧元,空客飞机零件和奢侈品全靠中国市场。2025年,中法战略对话重开,讨论气候和核能合作,马克龙还支持中国办海洋大会。法国不选边,北约框架下靠美国安全保障,经济上和中国签协议建高铁。马克龙批评美国“贪婪”和中国“强势”,但实际就是想两头吃,欧洲议会2025年7月报告甚至建议和中国的伙伴关系多于美国。法国这套路,盼战?开玩笑,他们更怕供应链断裂,葡萄酒和汽车卖不出去。 美国那边呢?从拜登到特朗普2.0,印太战略没变,总想用“代理人”围堵中国。菲律宾是重点,2024年以来,美菲联合巡航南海,黄岩岛附近美军舰艇护航菲律宾渔船,2025年美菲防御条约升级,允许美军进驻更多基地。但菲律宾经济七成靠中国,香蕉和电子出口全指着那边,马科斯政府嘴硬,手软,2025年还和中国谈经贸协定。越南也一样,美国2025年升格为全面战略伙伴,军售无人机和巡逻艇,但越南和中国贸易额超2000亿美元,工厂里组装的手机大半是中国订单。胡志明市港口,中国货轮卸货不断,越南总理2025年访美时强调“平衡发展”。总的来说,这国际格局像个大棋盘,各国下子都小心翼翼。表面盼战,实际都怕真来。
出大事了,印度开始“倒戈”?北约做好“开火”准备,俄找美算账眼下国际局势就像
【1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