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到中国稀土,31国集体对华“宣战”,不料正中中方下怀。   有件事挺热闹,中

论芸有事 2025-10-17 11:49:03

拿不到中国稀土,31国集体对华“宣战”,不料正中中方下怀。   有件事挺热闹,中国刚出了个稀土出口的新规,三十多个国家立马凑一块给中国施压。欧盟说这是他们的“核心关切”,丹麦更直接,喊着要“强硬回应”。   可有意思的是,另一边荷兰的阿斯麦早就悄悄行动了,忙着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链中断。这一闹一防之间,西方阵营里的小算盘,其实早就露馅了。   手里攥着的手机、开的新能源车,里子都藏着个“隐形功臣”—— 稀土。   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高科技的命门”,没它,手机信号会飘得抓不住,新能源车续航得砍半,往大了说,风力发电机转不动,连导弹的精准定位都得打折扣。   如今各国抢着争稀土,本质是在抢未来,不管是拼 5G、绿能源,还是保国防实力,少了这“关键一环”,再厉害的技术也落不了地。   中国在稀土这事上,不光是储量够多,更关键的是手里握着产业链的“王牌”。   稀土这东西可不是挖出来就能用的,从开采到提炼成可用的材料,中间要经过十好几道复杂工序,技术门槛高得很。   全球能把稀土提炼做到低成本、高纯度的国家,中国要是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就拿欧元区来说,他们七成的稀土都得从我们这买,更别说那些高精尖领域的特殊稀土材料,基本全靠咱供应。   这次咱出的新规,其实特别有讲究,根本不是外界传的“卡脖子”。   我们只限制那些能用到军事上的稀土品种和技术,民用的该卖还卖,手机、新能源汽车这些产业需要的稀土,完全不受影响。   这跟美国以前搞的“长臂管辖”压根不是一回事,美国是不管民用军用,只要不合心意就全卡,我们这是精准管控,只把住军事安全的底线。   那些叫嚷着施压的国家,实则内心明镜似的,比任何人都明晰自身的短板所在。   他们喊着要“摆脱依赖”,不过是在虚张声势,可真要动真格的,难度大到超乎想象。   早几年美国就想建自己的稀土产业链,花了好几十年,投了上百亿美元,到现在提炼厂的产能还跟不上需求。   欧洲去年也搞了个“稀土联盟”,可到现在连个正经的提炼厂都没建起来,不是他们不想建,是真没那技术,也没人愿意承担提炼过程中产生的环保成本。   阿斯麦的做法就很实在,他们知道真跟中国闹僵了,自己生产光刻机的关键材料就没着落,所以压根没跟着起哄,反而早早地找替代渠道、囤货,先把自己的后路铺好。   这也说明,西方所谓的“联合施压”,其实就是个空架子,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真到了关乎自己利益的时候,谁都不想当出头鸟。   中国手里的牌其实多着,真要是这些国家非要闹脱钩,我们大可以把稀土卖给更需要的国家,比如东南亚、中东那些搞基建和新能源的国家,开辟新市场一点不费劲。   要是想稳一点,我们还能把稀土储备起来,毕竟这东西越放越值钱。   可他们不一样,短时间内找不到替代供应方,产业链一断,绿能目标完不成,国防建设拖后腿,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说到底,稀土这事儿拼的不是谁嗓门大,是谁的产业链硬、谁的思路清。   中国守着底线搞管控,不是为了跟谁对着干,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战略资源,也是为了让产业发展更健康。   那些喊着施压的国家,与其浪费时间凑圈子,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把自己的产业链补起来。   毕竟,合作共赢从来都比互相拆台聪明,手里有稀土不是用来卡脖子的,是用来守底线的,这道理,越往后越清楚。   信源:观察者网--2025-10-15--《欧盟想与G7沆瀣一气:咱们加一块,对中国施压才有力》

0 阅读:121

猜你喜欢

论芸有事

论芸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