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95年,葛优拍戏赚了350万,把钱全部交给了妻子贺聪。谁知贺聪转身就在北京买了4套房。葛优很无奈,认为妻子不会管钱。 对当时的葛优来说,350 万现金要是存在银行,每年能拿到近 20 万的利息,这笔钱是他靠辛苦拍戏赚来的,在他看来,这就是 “不用干活也能有钱拿” 的保障。 但贺聪对 “安稳” 的理解不一样,她看得更长远,她认为买房子不只是买几处房产,现在买房子是为了以后考虑。 况且,当时城市化在推进,住房也开始实行商品化政策,肯定会有更多人涌入北京,土地和房子会变成越来越少的稀缺资源。 她把家里所有能随时用的钱都拿出来买房,是放弃了眼前能拿到利息的安逸,选择用全部家当去赌一个虽然有风险、但能有高回报的未来。 后来事实也证明,这个选择太对了 —— 北京房价一路上涨,他们手里的房子不断升值,不仅成了家里最稳固的资产,还为葛优的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如果说 1995 年买房是贺聪第一次展现出长远眼光,那之后她的生活角色就彻底变了,不只是葛优的生活伴侣,更成了家里 “事业” 上的核心搭档。 在葛优的演艺事业上,贺聪管得很多,从选剧本到看合同,专业程度不亚于专业的经纪人,在管理家里财产方面,她更是比普通家庭主妇有想法,知道用房子做抵押去贷款,再把钱投到餐饮这类实体生意里,让固定资产变成能流动的钱,还能不断增值。 更重要的是,她还帮着维护家里的 “名声”,比如她不让葛优接有亲密戏份的戏,表面看是妻子的要求,实际上是在保护葛优的公众形象,避免娱乐圈里常见的绯闻风险。 这种把家里事和事业分得清、管得好的方式,让他们家就像一家运营稳定的公司。 贺聪有长远眼光很关键,但如果没有葛优最后 “不反对”,这一切也没法实现,虽然葛优当时几乎气坏了,觉得贺聪是在乱花钱,但他最后没阻止,而是想着 “娶了她就得信她”。 这份信任不是随便来的,早在葛优还没名气的时候,贺聪就不顾家人反对,坚定地跟着他,早年两人互相扶持的日子,为后来做高风险决定打下了感情基础。 葛优虽然不懂理财,愿意退让,给了贺聪施展想法的空间,无意间帮着改变了家里的命运,作为回报,贺聪几十年来一直用心管理家里的事,对葛优也绝对忠诚,让他们家从来没出过任何负面新闻。 参考资料: 王梓.《北京楼市演进30年:从1400元到十万元》.《财经》杂志,2020年第7期。
向佐向佑:同是向华强儿子,一个踩高跷博关注,一个喊“我爸是向华强”惹事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