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97年,陈景润的妻子坐在丈夫的雕塑旁,紧紧搂住“丈夫”的肩膀,留下了

千浅挽星星 2025-10-16 16:44:16

[微风]1997年,陈景润的妻子坐在丈夫的雕塑旁,紧紧搂住“丈夫”的肩膀,留下了这张感人至深的合影........   陈景润的生活里满是抽象的东西,有无数的数学符号,还有他穿得发白的中山装和常吃的一碗小米粥,他会用英语朗诵诗歌,也喜欢听古典音乐,精神生活很丰富,但物质生活却过得很简单。   而由昆的生活是具体又真实的,作为一名从武汉来北京学习的军医,她每天要和输液管、体温计打交道,穿着熨烫整齐的白大褂,她的眼神里既有军人的坚强,又有医生的温柔,是能在现实里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1977年,在北京 309 医院的病房里,两人的生活有了交集,由昆给这个只顾着算数学题的陈景润调整输液管,还被他纸上那些像 “天书” 一样的数学公式吸引了。   陈景润抬起头,看到了由昆那双明亮的眼睛,陈景润就眼前这个女孩深深地吸引住了,后来两人不仅一起学英语,还很自然地聊起了两人的习惯差异。   1978年春天,陈景润用一句很朴实的话,表达了对两人关系的想法:“我不会吵架,吵架伤身体。” 面对18岁的年龄差和身份的悬殊,由昆被这句简单却充满力量的承诺打动了。   很快,两人结婚后,他们就迎来了一些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陈景润的身体,他常年被肺结核困扰,到了1984年,一场自行车事故引发了帕金森综合症,这几乎让整个家庭濒临崩溃。   病痛不仅夺走了他的行动能力,更让他无法再进行复杂的思考,这对一个数学家来说是致命的,加上并不宽裕的家境和他内心对攻克数学难题的执念,都让这个家庭举步维艰。   面对这些困难,由昆成了家里最稳定的依靠,她毅然扛起了一切,从一个医生变成了全能的照护者,她去学按摩理疗,当丈夫的手颤抖到无法握笔时,她就替他写下来。   在病房里那张特设的小书桌前,她根据丈夫的口述,一笔一划地记录下那些艰深的数学公式,这早已超越了照顾,这是一种共同的战斗。   陈景润最后没能完成 “1+1” 的证明,这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但他和由昆一起用行动证明了人性里的美好,这份证明在他去世后,还一直延续着。   1996 年陈景润去世后,由昆忍着悲痛,整理出版了他毕生的手稿,将他未竟的篇章“发表”于世,他们的儿子陈由伟名字里就融合了父母的姓氏与深情,后来也走上了应用数学的研究道路,成了父母情感与事业的传承者。   最后,为了纪念陈景润,人们给他建了一尊铜像,上面刻着他留给数学界的 “陈氏定理”,而由昆那个温暖的拥抱给这尊冰冷的铜像增添了人情味。   这一刻,陈景润抽象的数学研究和两人具体的爱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那张合影就是他们爱情最动人的见证。   信息来源:光明网--《陈景润:永远纯真的数学巨人》

0 阅读:23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