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现在算是彻底把遮羞布撕下来了,刚拿了诺贝尔和平奖没几天的委内瑞拉反对派头头科琳娜・马查多,转头就给特朗普递上了这么一份 "投名状",吃相简直难看透了。 当地时间 10 月 15 日,这位刚顶着 "和平使者" 头衔的人物公开提议,让特朗普干脆把沙特抛到一边,直接去夺取委内瑞拉的全部石油,顺带发动一场政变把马杜罗赶下台。 她还说得特别具体,说拿下之后得把委内瑞拉的全部工业都搞私有化,让美国公司顺理成章地进驻接管。 这话说出来简直让人跌破眼镜,要知道就在 10 月 10 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刚把 2025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她,当时马查多还高调宣称要把奖项献给委内瑞拉人民,顺带感谢特朗普对他们事业的支持。 结果才过了五天,这位 "和平奖得主" 就直接喊出了 "夺取石油"" 发动政变 "的口号,完全把诺贝尔和平奖旨在促进" 民族国家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军备 " 的初衷抛到了九霄云外。 对比往年那些真正为和平事业奔走的获奖者,比如 1905 年反对战争的贝尔塔・冯・苏特纳,或是 2014 年为女童教育权抗争的马拉拉,马查多这波操作简直是对奖项本身的讽刺。 其实细想也不奇怪,马查多敢说这话,背后早就有特朗普政府的影子在撑腰。特朗普对委内瑞拉的石油早就垂涎三尺,之前就干过不少干涉委内瑞拉内政、盯着石油资源的事儿。 远的不说,今年 2 月 26 日他就突然宣布撤销前总统拜登给委内瑞拉的 "让步",勒令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在 4 月 3 日前全部撤出委内瑞拉,停止在当地的原油开采和出口业务。 当时外界就看出来了,这哪儿是单纯的制裁,分明是想通过掐断委内瑞拉的石油收入,来打压马杜罗政府,逼着对方政权更迭。 要知道委内瑞拉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极高,政府预算的三分之二都靠石油收入,雪佛龙在当地每天能产 23 到 25 万桶原油,这笔收入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更早些时候,特朗普在 2019 年就搞过类似的操作,当时直接宣布禁止美国客户支付委内瑞拉石油的费用,非要等到瓜伊多组建所谓新政府才肯给钱,摆明了就是用石油当筹码干涉他国内政。 现在马查多主动送上门来,提议让美国 "夺取石油"" 搞私有化 ",简直是正中特朗普下怀。要知道美国一直想把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攥在手里,之前制裁雪佛龙退出,说白了就是想先把水搅浑,再找机会让美国资本以更有利的条件进去。 马查多提议的" 工业私有化 ""美国公司进入",等于是直接给美国资本开了绿灯,这背后的利益交换简直昭然若揭。 马查多这话里藏着的心思特别明白,就是想靠着美国的力量把马杜罗赶下台,自己掌权。她心里清楚,特朗普政府对委内瑞拉的态度一直是 "极限施压",从 2019 年断油款到 2025 年逼雪佛龙退出,核心目的就是搞政权更迭。 所以她才敢这么赤裸裸地提议 "发动政变",本质上就是想跟特朗普做交易:你帮我夺权,我把国家的石油和工业都交给你美国公司。 这种把国家资源当筹码换自己权力的做法,在委内瑞拉国内早就引来了不少骂声,有民众直言这根本不是为了国家好,就是 "卖国求荣"。 不过这事儿能不能成,还真不好说。先不说特朗普敢不敢真的直接动手搞政变,单说委内瑞拉这边,其实早就习惯了美国的制裁打压,这些年已经练出了不少应对的本事。 今年 1 月马杜罗还公布过,委内瑞拉经济去年增长了 9%,通胀率降到了 12 年来最低的 24%,石油日产量在 2025 年 1 月甚至突破了 100 万桶大关。 虽然美国取消制裁豁免会有影响,但当地专家分析,最多也就减少 10 万桶的日产量,不至于出现断崖式下降。委内瑞拉已经找好了替代渠道,通过金砖国家等新市场卖石油和其他商品,不再完全依赖美国和欧洲市场。 诺贝尔和平奖这层光环现在也成了笑话,刚获奖就喊着要政变,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估计也没想到会闹出这种尴尬场面,毕竟这奖项设立一百多年来,还从没出过这么直白呼吁暴力夺权的得主。 现在委内瑞拉国内的反应也挺激烈,不少民众在社交媒体上骂马查多 "丢尽了国家的脸",说她拿了和平奖却干着挑动战争的事儿。 有人还翻出她之前的言论,发现她早就跟美国政客走得很近,这次的提议不过是把之前的私下交易摆到了台面上。马杜罗政府这边已经表态,会坚决反击任何外部干涉和政变图谋,毕竟他们已经扛过了十来年的制裁,早就不是那么好拿捏的。 马查多这波操作就是一场豪赌,想用国家的核心资源换自己的政治前途,还想拉着美国一起下场。但特朗普会不会真的接这茬,委内瑞拉能不能扛住这波新的压力,都还是未知数。 不过有一点很清楚,不管最后结果咋样,这位 "和平奖得主" 呼吁政变夺石油的闹剧,已经成了国际政坛上又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
这事儿现在算是彻底把遮羞布撕下来了,刚拿了诺贝尔和平奖没几天的委内瑞拉反对派头头
文史资鉴堂
2025-10-16 12:04:41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