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平均是中位数,对个别来说是天花板! 人,真的健忘! 作为父母,都经历过,自己的小孩子坐的比别人慢,走的比别人慢,说话比别人慢,戒纸尿裤别人慢。。。。因为你快,总有比你还快的。 但是,绝大数父母,并不会因为孩子走的慢,说的慢,而过份焦虑:因为,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性——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于是,家长,耐心,乐观,包容。。。等待孩子的一步步成长。 为什么很多孩子现在有心理问题? 因为,不少家长的这点耐心、乐观、包容在配合孩子老师对于KPI的狂热中(以为配合老师的进度,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焦虑,是斥责,是否定,是打击。。。 当然,用老师对于KPI的狂热,不是想强调老师的问题——在一个封闭的考核体系,老师的举措只能说是自保:为了保证自己的岗位,而执行体系的需求,和规避职业中潜在的风险(投诉、背锅、被穿小鞋。。。)。 通过过度的强调老师必须面对的KPI,是让一些家长认识:老师,不是为你一个孩子服务。 老师是为一群孩子服务——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是老师的首要工作职责。 通俗讲,老师工作的重点是为了保证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中位数),能够尽可能得跟上课程规划。 中位数、尽可能————意味,有些孩子怎么赶都是赶不上进度的(顺利完成作业)。 简单理解:今天中位数是70分,那60分的孩子就是尾巴;明天中位数是80分,75分就是倒数。直观的例子:你就是省状元,到了清北的,也可能是落后生。 这意味着什么? 最直接的,有些孩子就是完不成老师们,注意,是老师们,还不是一个老师,老师们布置的作业。 这意味着什么? 孩子在不停的瞎忙(赶作业),家长在不停的瞎焦虑(逼迫孩子完成作业,甚至要“成功”的完成作业),大家在不停的瞎费功夫(孩子教育的问题,连扬汤止沸都算不上,顶多算割肉补疮)——没有针对孩子的薄弱去解决问题。 于是,家长焦虑,焦虑以后会如何?吼叫、斥责、鞭打。。。孩子。 结果是,从割肉补疮,变成了慢性病——孩子大脑过度启动防御机制(杏仁核),导致孩子大脑发育迟缓,乃至停止成长:人的大脑,是可以发育到25岁的。 想一想,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大脑发育就迟缓乃至停止,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孩子的进度,落后于中位数,如果家长一心想赶进度,出发点就错了,与教育而言就是南辕北辙——你要去找孩子落后的原因:而这个原因,一半可能是孩子问题,还有一半,是家长的问题,是孩子成长环境的问题。
成绩:平均是中位数,对个别来说是天花板! 人,真的健忘! 作为父母,都经历过,自
肆点和肆点
2025-10-14 10:49:30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