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两天里第二次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了电话,谈的

烟雨评社 2025-10-14 10:48:39

10月1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两天里第二次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了电话,谈的还是老话题,给乌克兰更多防空武器,远程打击手段,以及帮他们把被炸烂的电站修回来。 这番高频次沟通的背后,是乌克兰正面临的严峻局势。就在几天前的 10 月 10 日,俄军对乌克兰全境的能源设施发动了集中打击,450 架无人机搭配 30 枚导弹精准砸向关键能源站点。 包括基辅三座大型电厂在内的 14 处设施全部受损,其中第聂伯罗市的热电厂还遭到俄军首次使用的滑翔制导航空炸弹袭击,这种可在 120 公里外投放的武器,让乌军防空系统难以拦截。 基辅第聂伯河左岸成了重灾区,医院的备用发电机都撑不了多久,市政府坦言修复这些设施至少需要几周,运气差的话可能要等好几个月。 能源危机已经切实影响到乌克兰人的日常生活。南部城市居民在社交平台抱怨,冰箱早空了,肉菜要么吃完要么放坏,只能每天去集市买当天的量,可冷链断裂和运输受阻让集市物资越来越少,价格也一路飙升。 有些地区已经连续多日停电,之前还能靠囤蜡烛、干粮应对,现在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了问题,农村地区甚至开始 “白天限气、晚上停气”,城里的供暖也只够维持 “不冰手” 的最低温度。 防空压力的陡增更让乌克兰难以喘息。10 月 9 日到 10 日的袭击中,俄军不仅使用了滑翔制导炸弹,还出动了大量伊朗制造的沙赫德 - 136 自杀式无人机,单架成本仅 2 万美元,而乌克兰用来拦截的西方防空导弹价格却是其 50 倍以上。 尽管乌军成功击落 405 架无人机和 15 枚导弹,但面对俄军高频次、低成本的打击模式,现有 “爱国者”“NASAMS” 等系统早已不堪重负,根本无法全面覆盖国土。 远程打击能力的缺失则让乌克兰在对抗中始终处于被动。泽连斯基此前多次提及希望获得 “战斧” 导弹等装备,9 月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时,他就透露可能拿到这类远程武器的消息,甚至放话 “要让莫斯科的高官熟悉当地防空洞”,但相关援助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 目前美乌正在讨论一项价值 900 亿美元的军售协议,其中就包含远程武器,这也成为通话中反复提及的重点。 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对乌克兰至关重要。自今年 1 月重返白宫以来,美对乌军援政策反复无常,不过 8 月初酝酿的 “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 机制已初见成效,首批 10 亿美元军援已开始交付,其中包括 “爱国者” 导弹。 泽连斯基在通话中强调特朗普详细了解了乌克兰的现状,双方 11 日已就部分议题达成共识,12 日的通话进一步磋商了具体方案,双方团队正为此做准备。 眼下乌克兰的求援行动已全面展开,总理尤利娅・斯维里登科正带队筹备下周赴美,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争取资金修复能源设施,毕竟现在乌政府每天光修电厂、买天然气就要花一大笔钱,财政早已濒临极限。 他们还希望美国能协调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填补冬季 44 亿立方米的缺口,而这一切都需要特朗普政府的支持。 能源保障就更不用提了,去年冬天乌克兰有35%的能源设施受损,且到2024年底已修复70%,今年虽然提前做了修复,但俄军现在专打变电站,修复速度还是赶不上破坏速度,泽连斯基这通电话,更像是一场“紧急求援”,而特朗普的回应,更像是一场“任期内的外交表演”。 这场持续的高频沟通,既是乌克兰应对危机的迫切之举,也是美乌关系的现实写照。随着寒冬临近,乌克兰能否拿到急需的援助,被炸毁的电站能否及时修复,都还需要等待后续的进展。 信源:财联社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