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羡慕不上班的人了,那不是自由,是“慢性自杀”! 在每一个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瞬间,我们几乎都幻想过按下人生的暂停键,潇洒地对老板说“我不干了”。我们羡慕那些不用上班的人,以为他们拥抱了终极的自由。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真相:长期不上班,那不是自由,而是一场温水煮青蛙式的“慢性自杀”。 首先被“杀死”的,是你的生活秩序。工作,无论好坏,它都像一个无形的锚,强行固定着你的作息、社交和节奏。一旦这个锚被拔起,你的生活之船就会在茫茫大海上随波逐流。你开始报复性熬夜,在凌晨两三点的手机屏幕里寻找虚无的满足感;你开始颠倒三餐,用最敷衍的食物打发自己的胃。日子失去了刻度,只剩下“今天”和“又一个今天”,你感觉自己正在慢慢腐烂。 接着被“杀死”的,是你的自我价值。我们中的许多人,是通过工作来确认自己“被需要”的。一个项目的成功,一份薪水带来的独立,甚至一句来自同事的肯定,都在为我们的自信添砖加瓦。当这一切消失,你将被迫赤裸裸地面对自己,那个没有了“XX公司员工”光环的你,还剩下什么?这种巨大的空虚感,会像黑洞一样吞噬你的内心,让你变得焦虑、敏感,却又无力反抗。 最后被“杀死”的,是你的情绪和亲密关系。当生活失序、价值感缺失,你的情绪就成了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你可能会像那个网友一样,把自己变成一个“炮仗”,一点就着。家人无心的一个眼神,孩子一句平常的顶嘴,都可能成为引爆你的导火索。你渴望被理解,却用最伤人的方式把所有人推开,最终活成了一座孤岛,连最爱你的人都对你敬而远之。 当然,总有极少数自律到可怕的人,能把不上班的日子过成诗。但对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工作不仅仅是谋生工具,它更是我们维持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的“稳定器”。 所以,别再盲目羡慕了。在你决定跳槽到“不上班”这家公司前,请务必想清楚:你真的有能力,做自己的CEO吗?否则,你逃离的只是一个不喜欢的牢笼,却亲手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更隐蔽、更难挣脱的深渊。
她只是提了建议,并没有被采纳[6]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