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英特尔,接着是高通,还有英伟达,一个个收拾!当年的华为之仇,华人记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14纳米以上我们横扫天下,接下去则是7纳米以上,一步步我们走向“独孤求败”,牢记“农夫与蛇”的故事,走自己的路,让敌人无路可走!我们曾经受到的苦难,必须还给你们美国,必须让你们去承接、承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以稀土管控为先锋,全方位反击,再用数年时间把我们的领先优势与美国彻底拉开,争取在各领域领先二代、三代,稳稳坐妥第一位置。 这话听着提气,但真不是喊口号。就拿10月初商务部刚落地的稀土管制新规来说,直接堵死了“曲线转卖”的漏洞——只要含0.1%以上中国成分,转口第三国也得拿许可[__LINK_ICON]。这招有多狠?美国福特去年就因为稀土断供停过SUV生产线,兰德公司更警告过,缺稀土90天,78%的美国国防承包商得停工。现在我们把管控对准14纳米以下芯片和军事用途,等于捏住了对方高科技产业链的命门。 反击从来不是单点发力,材料端早撕开了口子。徐州的鑫华半导体现在电子级多晶硅全尺寸量产,产能利用率拉满,年产值都12亿了。要知道这东西是芯片制造的核心原料,以前全靠进口,现在国家基金持股超20%,硬生生把“卡脖子”的环节变成了优势项。更意外的是上峰水泥这种传统企业都砸5000万进来,这背后藏着的正是全产业链突围的决心。 技术突破更让人振奋。复旦大学刚在《自然》发了论文,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芯片搞成了[__LINK_ICON]。这可不是实验室里的玩具,团队琢磨的是怎么最快落地——直接融入成熟的硅基CMOS产线,把原本要几十年的产业化周期大幅压缩。刘春森研究员说得实在,AI时代需要又快又能存的芯片,现在咱们的“破晓”闪存速度已经是全球最快,再过三五年就能商业化。 对比之下,美国的封锁越来越像困兽之斗。他们本土芯片制造占比从1990年的37%跌到现在12%,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连1%都不到[__LINK_ICON]。却还想靠禁令卡死我们,众议院刚发报告要把所有芯片制造零部件都纳入限制。可他们忘了,麒麟9030已经实现设计、制造全链条自主闭环,14纳米以上我们早站稳脚跟,7纳米的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所谓“报仇”,本质是把主动权抢回来。不是要砸别人的饭碗,而是不想再看别人脸色吃饭。从稀土管控的精准出击,到材料、芯片的技术攻坚,每一步都踏在实处。当年的苦难确实该记着,但更该看见,那些咬牙坚持的日子里,我们已经悄悄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身。再给几年时间,所谓的“领先二代三代”,只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在中美芯片竞争这事上,日本人瞅见个挺有趣的情况:美国一门心思拿高端芯片要和中国比
【2评论】【37点赞】
向阳花情感语录
信号已发出,动了英伟达,高通。猜猜下一个是苹果,还是微软,还是谷歌的安卓系统!为了国家信息安全,都要禁买禁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