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不打自招了,承认是“美国商界”现在“带头呼吁采取更强硬的路

糖心萌喵 2025-10-13 10:35:43

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不打自招了,承认是“美国商界”现在“带头呼吁采取更强硬的路线”对待中国,亦表示这些呼吁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影响很大,既然如此,我看中国也没什么放不下的了,就要狠狠地制裁“美国商界”——包括苹果、特斯拉、微软,以及美国的那些金融企业、服务企业,等等,凡是与“美国商界”沾边的都应严肃对待,不要再被他们的两面性迷惑了。 先看所谓“美国商界带头强硬”的说法,其实美国商界内部一直存在分歧。苹果、特斯拉这些在中国有大量投资的企业,和那些主要依赖美国本土市场的企业,立场根本不一样。苹果在中国有超过500家供应商,中国市场贡献了它全球营收的五分之一还多。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投产五年,累计交付超过150万辆汽车,占特斯拉全球销量的三成以上。这些企业真的愿意跟中国市场彻底切割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特朗普政府时期搞过的对华贸易战,已经给双方都上了一课。2018年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对华出口暴跌,农场主损失惨重;而中国企业也不得不调整供应链,增加了采购成本。但即便在那种紧张局势下,中国也没有对美国企业搞“一刀切”制裁。 特斯拉上海工厂2019年开工建设时,中美贸易摩擦正处于高峰,中国依然给予了土地、审批等方面的支持,这就是中国对外开放诚意的直接体现。 再说“制裁美国商界”的实际影响,最终可能会反噬自身。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美国很多高科技企业的产品离不开中国供应链。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美国高通公司每年从中国获得的营收占比超过60%,如果对其进行制裁,国内手机厂商的芯片供应会受到影响,普通消费者也可能面临购机成本上升的问题。 金融领域更是如此,中国金融市场一直在稳步开放,美国运通、摩根士丹利等机构都在华获得了更多业务许可,这种合作是双向互利的,不是单方面的“恩赐”。 美国商界的“强硬呼吁”本质上是部分利益群体的政治表态,不代表整个商界的真实需求。去年美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超过70%的在华美资企业表示不会将生产线迁出中国,60%的企业计划今年增加在华投资。 这些数据比任何媒体报道都更能说明问题——中国市场的规模、产业链的韧性、消费升级的潜力,都是美国企业不愿放弃的核心利益。 中国过去没有、现在不会、未来也不可能搞“关门打狗”那一套。对待外资企业,中国始终坚持“国民待遇”原则。 去年修订的《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对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保障措施。 苹果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特斯拉与国内企业合作开发的电池技术,这些合作案例都证明,只要企业遵守中国法律,愿意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就能在这里获得发展机遇。 当然,对于那些真正配合美国政府搞对华遏制、损害中国利益的企业,中国不会坐视不管。 比如在芯片领域,对向中国出售高端光刻机的荷兰ASML公司,中国并没有制裁,但对违反出口管制规定的美国企业,确实采取了必要的反制措施。 这种“精准打击”和“一刀切”有着本质区别,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保护了正常的经贸合作。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不是零和博弈。美国商界里有呼吁强硬的声音,但也有大量理性的声音在推动中美合作。 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欢迎所有遵守规则的美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也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脱钩断链”。与其说“狠狠制裁美国商界”,不如说继续扩大开放,用更优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企业,这才是应对外部压力的最好方式。 现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保持经贸领域的稳定合作至关重要。那些喊着“制裁一切”的想法,看似强硬,实则是对复杂经贸关系的简单化处理。 中国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既不会被美国商界的强硬声音吓倒,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情绪就放弃长期坚持的开放政策。毕竟,发展好自己的经济,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市场,才是最根本的底气所在。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糖心萌喵

糖心萌喵

糖心萌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