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墨西哥议会将暂缓推进对来自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近1500种产品加征关税的提案;同时,墨西哥将与中国等国就关税事宜进行磋商、修改墨西哥此前发布的关税提案。 可能有人会问,墨西哥为啥突然改口了?这背后其实藏着中国亮出的一张 “供应链王牌”,而这张王牌的核心就是稀土。 就在墨西哥宣布暂缓提案的前两天,也就是 10 月 9 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公告,明确从 11 月 8 日起,对钬、铒、铥等多种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出口这些关键材料必须先申请许可。 这个时间点可不是巧合,这正是中国对那些试图损害咱们核心利益的国家发出的清晰信号。 中国此次以稀土为杠杆的反制,绝非仅针对华盛顿的 “单边回敬”,而是向全球发出一张清晰的 “供应链通牒”:谁如果铁了心追随美国以关税、投资壁垒或技术围堵之名损害中国核心利益,就要准备面对原材料断供、绿色转型停摆的代价。墨西哥火速撤回 1500 项加税提案,正是对这张通牒的第一份答卷。 大家可别小看稀土,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矿石,它堪称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的 “维生素”。一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里,至少得用 2 公斤稀土永磁体,而墨西哥的汽车产业恰恰离不开这东西。 墨西哥汽车工业协会早就公布过数据,本土组装厂 43% 的关键零部件都得从中国进口,要是真加了税,再碰上稀土供应收紧,这些车企的生产成本直接就得涨 28%。 更要命的是,中国现在不仅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稀土开采量,更牢牢抓着近九成的稀土加工提纯能力,就算其他国家能挖出稀土矿,最后还得送到中国工厂加工才能用。 墨西哥当初的提案本来就藏着向美国递 “投名状” 的心思,想通过加税证明自己没给中国商品 “借道” 进入美国市场。可他们没算明白,自己的产业命脉早就和中国供应链绑在了一起。 墨西哥经济部自己测算过,要是中国因为加税采取反制,他们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会损失 12.3 亿美元的出口额,2.8 万个工作岗位都要受影响。 再加上中国同时启动了对墨西哥碧根果的反倾销调查和对涉华限制措施的贸易壁垒调查,这两记重拳下去,墨西哥内部先慌了,产业界和执政党内部都出现了反对声音。 更关键的是,墨西哥根本找不到替代的稀土供应源。澳大利亚这几年倒是砸了 10 亿美元想扩产稀土,还拉着政府给政策、给贷款,但就算一切顺利,他们的稀土精炼厂最快也得两年后才能投产,形成规模供应更是要等三年以上。 这期间要是中国收紧稀土出口,墨西哥的汽车生产线、新能源项目都得停摆,这种代价他们根本扛不住。 墨西哥的改口,其实也给渥太华、堪培拉和布鲁塞尔提了个醒:稀土、磁材、新能源设备的关键阀门就在咱们手中。 就像欧盟,他们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高达 98%,美国也得靠中国供应 80% 的稀土,这些国家要是跟着美国搞技术围堵、加征关税,到头来只会卡住自己的脖子。 说到底,现在的全球供应链早就像一张紧密的大网,中国在稀土加工、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优势,是几十年产业积累的结果,不是随便找个盟友就能替代的。 墨西哥这次暂缓加税提案,本质上是认清了现实 —— 跟着别人搞对抗没有好处,只有坐下来磋商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这件事也让人想起一个道理:贸易合作从来不是 “零和博弈”,搞关税壁垒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愿意敞开大门做生意,但也绝不允许别人随意损害咱们的利益。 那么大家觉得,接下来那些还在搞对华贸易限制的国家,会不会跟着墨西哥的脚步调整政策?中国的稀土牌还会在哪些国际博弈中发挥作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