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爽在联合国当众“开火”,直接点名东伊运,阿塔,巴塔等恐怖组织,还把俾路支组织列入恐怖主义清单,整个联合国大会都安静了。 10月6日这场震撼的发言无疑是中国外交策略的一次重大亮相,直接在联合国大会上点名道姓,批评了多个与中国利益相关的恐怖组织,给出了强烈的立场。 这不仅仅是为了声援巴基斯坦、为中巴合作项目护航,更是为了告诉全世界,中国在全球反恐战争中的态度是坚决且明确的。 长期以来,某些西方国家在“反恐”这事上总玩两套标准。 对他们有利的,就轻轻放过;对他们不利的,哪怕同样是恐怖行为,也可能被选择性忽略。 这种偏颇的做法,其实国际社会很多人都看在眼里,只是很少有大国愿意直接戳破,而耿爽这次,相当于把问题摊开来讲:要么按同一套规则来,要么大家一起质疑规则。 中国这次点名不是没有缘由的,像俾路支解放军这类组织,已经多次袭击中国在巴基斯坦的项目和人员,严重干扰了中巴经济走廊这类重大合作。 尤其是瓜达尔港,它对中国来说不只是一个港口,更是摆脱马六甲海峡依赖、打通印度洋通道的战略支点。 恐怖势力频繁搞破坏,不仅威胁中国人的安全,也冲击两国互信。 巴基斯坦内部的安全形势,确实让中国头疼,尽管巴方也努力反恐,但效果有限,把问题直接带到联合国,就是希望借助国际压力,推动更有效的行动,也给中巴合作争取更安全的环境。 美国的反恐政策常常自相矛盾,一边高举反恐大旗,一边又与某些组织保持暧昧,甚至提供支持。 这种“看人下菜碟”的做法,其实损害的是全球反恐的共识,耿爽这次发言,等于公开指出了这种矛盾——你不能一边指责别人,一边对自己阵营的问题视而不见。 今天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敢于发声,这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只讲“韬光养晦”的中国了,我们开始主动参与规则制定,敢于在道德和正义的层面提出主张,反恐问题尤其如此,中国不只是为了自己,也在呼吁一种更公平、更一致的国际应对机制。 说到底,耿爽这次“开火”,既是为中巴合作撑起保护伞,也是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中国会坚定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会坚持反恐不该有双重标准。 这种直截了当的外交风格,或许正是当前国际社会所需要听到的声音。
耿爽在联合国当众“开火”,直接点名东伊运,阿塔,巴塔等恐怖组织,还把俾路支组织列
豆莱说说
2025-10-11 12:33: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