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狗还要自带骨头,菲律宾买印度导弹打中国 10月8日消息,菲律宾已将印度布拉莫斯导弹部署对准中国黄岩岛,并计划再追加9套导弹系统,打造所谓区域拒止能力。 菲律宾近年来在所谓“南海主权”议题上动作频频,不仅步调紧跟某些域外大国,还不断在军事部署上“花样翻新”。 而这一次采购印度的布拉莫斯导弹,更是让人看到了其在地缘政治棋盘上试图扮演的角色。 从公开报道来看,布拉莫斯导弹属于印度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超音速巡航导弹,飞行速度快、打击精度高,被印度方面视作“战略级武器”。 菲律宾此次采购并部署该型导弹,显然不是出于自卫那么简单,而是试图通过“借刀”来增强其在南海方向的威慑能力。 但这个“刀”,真就那么锋利吗?换句话说,菲律宾这次自带“骨头”,真的能让它当“狗”当得更有底气?恐怕未必。 首先,布拉莫斯导弹虽然在技术上有其亮点,但其作战效果仍然高度依赖部署平台、情报支持、作战体系等复杂配合。 菲律宾目前的军事体系从整体上看仍较为薄弱,这样的导弹系统是否能真正形成有效战力,是个大大的问号。 更何况,南海方向的安全态势已经高度复杂化,任何单边军事部署都无法改变区域力量的根本格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菲律宾的这次部署透露出一种“急于表态”的焦虑心理。近年来,域外势力不断加大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和战略绑架,菲律宾在此背景下逐渐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迎合”。 这一次采购布拉莫斯导弹,不仅是军事上的动作,更是政治上的投名状。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向某些大国表忠心,同时在南海事务上占据更多话语权。然而,这种策略的风险也极高,一旦局势失控,首先受到冲击的恰恰是菲律宾自身。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这场军售中的角色也颇为微妙。作为布拉莫斯导弹的联合研发方,印度在近年来积极拓展其武器出口市场,而东南亚正是其重点关注的区域。 这笔军售固然能给印度带来一定的经济和战略收益,但也把自己推向了更复杂的地缘政治漩涡。 印度一方面希望扩大自己在亚太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与中国的战略关系平衡。这种“既想赚钱又怕惹事”的状态,使得印度在这笔军售中显得有些进退两难。 回到菲律宾本身,这种“自带骨头”的做法,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它对未来战略环境的担忧。在南海问题日益升温的当下,菲律宾显然不愿意在所谓“主权争端”中掉队,于是选择通过购买高端武器来“刷存在感”。 但现实却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军事部署不是装饰品,不是你买了就能吓住别人,它需要整体战略配合、长期训练和稳定的制度支持。 菲律宾目前的政治稳定性、军队建设水平乃至民众支持度,都难以为这样的重型武器系统提供坚实的支撑。 更重要的是,南海并不是谁想“拒止”就能拒止的地区。中国在南海的存在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更有现实的战略逻辑和国际法依据。 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推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合作路径。从“一带一路”倡议到“海上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中国始终展现出大国应有的格局和担当。 相比之下,菲律宾这种引入外部力量、强化军事部署的做法,非但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反而可能让自身陷入更大的战略被动。 当然,菲律宾做出这样的决策,也并非完全没有背景。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不断强化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试图将其纳入所谓“印太战略”框架。 而菲律宾政府在这种外部压力和内部诉求的夹击下,选择了看似“主动”的路径。但这种主动,若不能转化为真正的战略自主,最终仍难逃被当作“棋子”使用的命运。 综上所述,菲律宾此次引进并部署印度布拉莫斯导弹,虽看似声势浩大,实则背后漏洞颇多。 从战略效果上看,难以形成实质性震慑;从政治影响上看,容易加剧地区不稳定;从长远发展看,更可能削弱自身在南海问题上的回旋余地。 与其一味“自带骨头”硬撑场面,不如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在区域合作中找到真正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路径。 素材来源:英媒:菲律宾拟向印度购买短程导弹,价值超2亿美元 2025-02-15 06:48·环球网
黄岩岛是美国底线,若中国敢填海,美国将直接炸毁?郭正亮曾言:黄岩岛对于我国来说是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