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这回真把窗户纸捅破了!前两天她接受匈牙利媒体采访时说得明明白白:俄乌冲突闹到今天这个地步,欧盟那几个上蹿下跳的国家脱不了干系! 默克尔说这这几个国家,是波兰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波罗的海三国。 默克尔当了十六年德国总理,常年站在欧洲事务的核心位置,她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对冲突来龙去脉看得明明白白后才有的结论。 回头看看冲突的整个过程,波兰和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的激进态度从一开始就没断过。 自从冲突爆发,波兰给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在欧盟国家里算是最多的,根据欧盟官方公布的援助数据,光是重型武器就送了好几百辆坦克、上千门火炮,还有不少防空系统。 不光如此,波兰还敞开自己的边境,当成给乌克兰运武器的“绿色通道”,一波接一波地把物资往战场送。 而波罗的海三国呢,在对俄罗斯制裁这件事上态度最硬,每次欧盟理事会投票讨论制裁,这三个国家都是带头喊着要升级的,从能源到科技,列的制裁清单越拉越长,甚至还提议过要全面禁止和俄罗斯做生意。 不过默克尔说这话,并不是反对支持乌克兰,而是觉得这些国家的做法太激进,少了点大局观。 冲突刚爆发那会儿,欧盟里很多国家还在想办法通过外交谈判来缓和局势,可波兰这些国家却一个劲地主张给乌克兰送重型武器。虽说短期看是帮乌克兰解了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也让局势变得更紧张了。 其实欧盟内部早就有不同意见,德国、法国这些核心国家好几次提出要留着和俄罗斯对话的路子,可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态度太强硬,往往能把意见扭过来,结果就是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小。 更值得琢磨的是,默克尔这话也把欧盟内部的深层矛盾摆到了台面上。 欧盟本来就是由很多国家组成的,每个国家的想法都不一样,波兰因为历史上和俄罗斯的恩怨,一直对俄罗斯很警惕;波罗的海三国则担心自己的安全,总怕局势波及到自己,这些原因都让它们倾向于用更激进的方式处理问题。 可问题是,少数国家这么主导政策,最后承担后果的却是整个欧盟——能源价格涨得厉害,经济也跟着受影响。 默克尔这时候站出来说真话,其实是希望欧盟能冷静下来,别光顾着硬来,在支持乌克兰的同时,更得想办法通过外交途径让双方停火。 毕竟冲突拖得越久,对欧洲整体来说坏处就越多,这可是明摆着的道理。
新加坡已经预测中美冲突:一旦爆发,美国称中国不能攻打美本土。李显龙当总理20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