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当政治素人特朗普意外赢得美国总统大选时,中国著名军事评论员张召忠曾半开玩笑地预测:“如果他连任两届,一定能把美国从老大带成老二。” 张召忠那句话出自2016年节目,当时特朗普刚胜选,很多人觉得这是黑天鹅。张召忠是海军少将出身,分析国际事务时总带点幽默,但他的观察基于美国内部撕裂和特朗普的商人作风。特朗普上台前,美国经济表面光鲜,全球影响力稳固,可底层问题堆积:制造业外流、债务高企、盟友不满。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听起来解气,实际操作起来却像拆自家房子。减税刺激短期增长,长期赤字爆炸;贸易战本想护产业,结果消费者买单。这套路从第一任就开始显露端倪,第二任更是变本加厉。说白了,美国底子厚,但特朗普的短视操作真让它从巅峰往下滑。 特朗普第一任从2017年税改切入,那叫税改与就业法案,企业税从35%砍到21%,个人高收入者也松口气。短期看,股市蹿升,GDP多出点增速,2018年比2017年快了0.5%。企业现金流宽裕,苹果微软这些巨头回购股票,股东乐开花。可问题出在财政窟窿上,赤字从2017年的7790亿美元窜到2019年的9840亿美元。这不是小钱,美国国债像雪球滚大,利息支出挤占其他预算。国会预算办公室数据摆在那,税改没带来承诺的投资热潮,反而让富人更富,中产纳税压力没减。老百姓工资涨了点,但通胀跟上,实际购买力没多大起色。这政策偏向大企业,忽略底层,埋下经济不稳的种子。 再说金融监管松绑,2018年特朗普签了法案,削弱多德-弗兰克法,中小银行少做压力测试。华尔街欢呼,借贷容易,企业融资成本降。可隐患藏得深,2023年硅谷银行爆雷,储户挤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赔了上百亿。专家分析,这跟监管弱化脱不了干系,风险累积到临界点就炸。特朗普想刺激增长,这没错,但忽略系统性风险,美国金融体系本就脆弱,一松就出事。结果呢?经济表象好看,底下暗流涌动,普通人存款不安全,信心受挫。这步棋走偏了,影响拖到第二任还没消。 基础设施是特朗普竞选大旗,承诺1.5万亿美元修路建桥,振兴锈带。可四年下来,国会扯皮,民主党卡预算,共和党内部分歧,最终只落地零头。桥梁公路老化继续,工人们抱怨资金不到位,安全隐患多。联邦公路管理局报告显示,4万多座桥有缺陷,没钱修。特朗普推责国会,可他自己优先军费和墙钱,基建挤到边角。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优先级错乱。美国基建全球垫底,竞争力下滑,物流成本高企,企业叫苦。老百姓开车上高速,坑洼颠簸,这实打实的痛点没解决,经济循环卡壳。 医疗改革更是一地鸡毛。特朗普想废奥巴马医改,推美国医保法,承诺覆盖更广费用更低。可参议院2017年投票否决,数百万民众保费照涨,没保险的继续愁。凯撒家庭基金会数据,2020年疫情前,2800万人无医保,穷人看病难。特朗普折腾半天,医保覆盖率掉到8.8%,历史低点。这政策针对中产不满奥巴马法,可执行乱套,穷人遭殃。结果,美国医疗支出占GDP18%,全球最高,效果最差。老百姓生病先算钱,这社会公平底线被戳破,内部矛盾激化。 对外政策上,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和伊朗核协议,搅得国际乱套。2017年退出巴黎,理由是损害美国工人,可全球碳排减目标少三分之一,美国影响力掉队。中国欧盟加速绿色转型,美国化石燃料依赖加深。欧洲风能太阳能装机翻倍,美国落后。伊朗协议2018年撕毁,伊朗铀浓缩加速, IAEA报告显示,2025年储备超限30倍。中东紧张,油价波动,美国盟友以色列沙特叫苦。这不是孤立主义,是自毁长城,全球气候和核不扩散努力倒退,美国从领导者变搅局者。 贸易战是特朗普对外招牌,2018年起对中国欧盟加关税,钢铝产品首当其冲。目标减贸易逆差,可实际逆差从2016年5000亿涨到2020年6500亿。美国农民大豆出口腰斩,补贴花了280亿。消费者家电衣服贵10-20%,沃尔玛货架标价上调。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算,贸易战让美国丢24万岗位,GDP缩0.5%。欧盟反击,摩托车威士忌中枪,哈雷戴维森转移生产。这仗打得美国企业外迁,供应链乱,全球贸易碎片化。盟友转而抱团,RCEP协议推进,美国亚太影响力弱。
迟迟等不到中方订单后,特朗普开始另寻出路,却又收到一个坏消息特朗普确实急了。2
【6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