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一语捅破窗户纸,她接受匈牙利媒体采访时点出:正是欧盟内部几个活跃国家,让俄乌冲突陷入现在的困局,难辞其咎。 2021年俄乌边境又开始紧张,俄罗斯屯兵,普京放话对北约东扩不爽,默克尔和马克龙一看势头不对,提出欧盟得跟俄罗斯直接谈,建个新对话框架,延续《明斯克协议》的路子。 2014年乌克兰东部顿巴斯打起来后,德国、法国、乌克兰、俄罗斯四方谈出来的停火方案,2015年还加了续集,核心是停火、撤兵、搞政治对话。 默克尔那几年没少飞基辅和莫斯科,硬是把冲突烈度压下来,平民伤亡从几千降到几百。 协议执行一直磕磕绊绊,乌克兰内政压力大,俄罗斯也没完全撤手,欧盟本该当个公正协调人,结果内部先吵翻了。 德国和法国想务实,跟俄罗斯谈能源和安全,毕竟俄罗斯供了欧盟40%的天然气,德国更依赖。 可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些东欧国家,骨子里对俄罗斯警惕到极点。 他们经历过苏联时代,独立后把俄罗斯当头号威胁,恨不得欧盟和北约把乌克兰武装到牙齿。 2021年,默克尔提议跟普京面谈,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直接跳出来反对,说这是在给俄罗斯递橄榄枝,等于背叛乌克兰。 疫情那会视频会效率低,默克尔觉得当面谈才能破冰,可东欧国家不买账,提案最后黄了。 波兰在欧盟里算东翼老大,2014年后就没少给乌克兰送武器、情报,波罗的海三国更狠,2016年还搞过“关闭波罗的海”军演,摆明了针对俄罗斯。 他们觉得,任何妥协都是在喂普京的野心,2021年,俄罗斯还用天然气卡欧洲脖子,价格飙升,这让东欧更觉得不能退半步。 可默克尔后来说,如果当时谈成了,局势可能不至于滑向深渊,代价就是乌克兰城市被毁,数百万难民涌进欧洲,欧盟掏了上千亿欧元援助,还得应对能源危机。 冲突爆发后,欧盟反应很快,到2025年,已经砸了千亿欧元,帮乌克兰买武器、搞重建。德国掏钱最多,但也犹豫过要不要关北溪管道,怕自己工业崩盘。 匈牙利更直接,多次挡制裁俄罗斯的提案,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则推最狠的措施,比如冻结俄资产给乌克兰。 结果欧盟能源价格翻倍,德国工业产值掉5%,波兰还得应付难民潮,默克尔的访谈像把镜子,照出欧盟的内耗:西欧想灵活外交,东欧要寸步不让,这矛盾不解决,欧盟在全球舞台上就难有大作为。 默克尔的话在东欧掀起轩然大波,波兰前总理直接说她这是在“害欧洲”,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领导人也急了,觉得她像在帮俄罗斯说话。 可东欧的反应也暴露了他们的心结:历史阴影太重,宁可硬碰硬,也不信对话能解决问题。 欧盟的麻烦还不止这点,决策机制本身就有病,外交政策得多数通过,可安全问题常被少数强硬派卡住。 2021年那次,德国法国影响力再大,也没辙,疫情让领导人没法随便见面,北约又插手,推着东欧更靠美国,欧盟自己的声音反倒弱了。 你们觉得呢?欧盟这波内讧,会不会让未来的危机更难搞?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默克尔一句话,东欧四国炸了锅》
俄罗斯要妥协了,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