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祢衡为曹操的宴席表演击鼓,一时兴起却突然脱掉衣服,举动中满是挑衅。文武

素笺书旧情 2025-10-08 13:28:29

东汉末年,祢衡为曹操的宴席表演击鼓,一时兴起却突然脱掉衣服,举动中满是挑衅。文武百官举到嘴边的酒肉瞬间僵在半空,舞姬的彩袖忘了挥舞,连手持拂尘的侍从都惊得忘了眨眼。只有祢衡自己面不改色。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昌丞相府大摆宴席,文武百官齐聚一堂,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觥筹交错间,所有人的目光突然被一阵急促的鼓声吸引。 只见新任鼓吏祢衡手持鼓槌,将一曲《渔阳三挝》敲得震天响。 鼓点如惊雷炸裂,节奏忽缓忽疾,缓时似千军远去,疾时如暴雨倾盆,听得满座宾客屏息凝神。 可就在鼓声最激昂处,祢衡突然停下鼓槌,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解衣宽带。 文武百官举到嘴边的酒肉瞬间僵在半空,舞姬的彩袖忘了挥舞,连手持拂尘的侍从都惊得忘了眨眼。 祢衡却面不改色,慢条斯理地脱下外袍,露出瘦削的身躯,再缓缓换上鼓吏专用的岑牟单衣。 整个过程从容不迫,仿佛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更衣,而是在自家后院闲庭信步。 曹操的脸色由红转青,由青转黑,最终竟挤出一丝冷笑:“本想羞辱祢衡,没想祢衡反而羞辱了我。” 祢衡的狂傲并非一时兴起,早在孔融将他推荐给曹操时,他就称病不去。 还放话说曹操帐下谋士荀彧只配吊丧,郭嘉只能念赋,张辽许褚不过是看门放马的料。 这种目中无人的态度,让曹操既恼火又好奇。 他故意让祢衡担任鼓吏,就是想挫挫他的锐气。 可祢衡偏偏不吃这套,不仅用《渔阳三挝》的悲壮鼓声震慑全场,更用当众裸衣的举动狠狠打了曹操的脸。 曹操的谋士们气得咬牙切齿,张辽当场拔剑要斩祢衡,却被曹操拦住。 杀一个狂士容易,但祢衡的名声太大,曹操不想背上不能容人的骂名。 他眯起眼睛,看着祢衡穿好鼓吏服装后继续击鼓的背影,心里已有了盘算。 宴会结束后,曹操把祢衡叫到跟前,假惺惺地夸他鼓技高超。 然后话锋一转,派他带着劝降信去荆州见刘表。 祢衡当然知道曹操打的什么算盘,刘表表面上礼贤下士,骨子里却是个优柔寡断又极爱面子的人。 果然,祢衡刚到荆州时,刘表对他礼遇有加,连重要文书都要请他过目。 可没过多久,祢衡的老毛病又犯了。 一次刘表与幕僚们起草奏章,祢衡外出归来,扫了一眼就撕得粉碎,骂他们写的全是废话。 刘表脸上挂不住,又不敢自己动手杀人,干脆把祢衡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 黄祖是个粗人,起初也被祢衡的才华唬住,连儿子黄射都成了祢衡的粉丝。 可某次酒宴上,祢衡几杯黄汤下肚,指着黄祖的鼻子骂他是“锻锡公”,意思是他不过是个打铁的莽夫。 黄祖哪受得了这个,当场下令把祢衡拖出去砍了。 等黄射哭着赶来求情时,祢衡的脑袋已经落地。 消息传回许昌,曹操抚掌大笑:“我就知道刘表会把他送给黄祖,黄祖一定会杀他。” 祢衡死时年仅二十六岁,留下的《鹦鹉赋》却流传千古。 赋中那只关在笼中的鹦鹉,羽毛再美也逃不出牢笼,像极了祢衡自己,才华横溢却困于乱世,桀骜不驯终招杀身之祸。 有人说他死得壮烈,用生命捍卫了文人的骨气。 也有人说他死得愚蠢,明明可以像杨修那样在权贵间周旋,偏要选择最惨烈的活法。 但无论如何,那个在丞相府赤身击鼓的背影,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画卷里,让后世既惊叹他的胆识,又唏嘘他的结局。 信息来源: 《太平御览 卷五百八十二 乐部十二》 《后汉书》 《三国志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素笺书旧情

素笺书旧情

素笺书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