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新片首映礼惊现争议人物!网友炸锅:这波操作是力挺还是博眼球?

娱乐来说话 2025-10-08 01:14:43

谁能想到,姚晨新电影的首映礼,最抢镜的不是主创,而是刚放话要“法办2000个质疑者”的崔丽丽。两人见面时笑得一脸热络,网友却看得满脑子问号。 事情得从崔丽丽的争议说起。前段时间她因某件事被网友质疑,本是占理的事,结果她一句“要法办2000个质疑者”,瞬间把路人缘作没了,评论区满是反感的声音。 可姚晨偏在这时候站了出来,不仅发文力挺崔丽丽,还直接把人请到新片首映礼。镜头扫到两人时,姚晨笑着和崔丽丽握手,旁边工作人员递水时,两人还凑在一起小声聊天,看着格外熟络。 网友这下炸了锅,不少人说姚晨是想借崔丽丽的争议博热度。毕竟新电影上映前最缺的就是话题,把“争议人物”请到现场,哪怕骂声多,至少能让电影被更多人讨论,这不就是拿网友的情绪当柴火烧,换票房吗? 其实这不是姚晨第一次因“争议操作”引发讨论了,早从2014年开始,她就常因类似举动陷入舆论漩涡。 2014年某社会事件发酵时,姚晨在社交平台发了句“恶之花盛开的土地”。当时事件还没理清全貌,她这番情绪化言论,被不少人质疑“立场不当”“乱引导舆论”。有网友翻出她此前对同类事件的评论,发现前后态度不一致,觉得她是为了博关注才随意发声。那时候她刚靠《离婚律师》攒了些人气,这场争议直接让她的路人缘第一次大幅下滑。后来她没公开道歉,只是慢慢减少了对社会事件的评论,才算把风波压下去。 到了2018年,她主演的电影找到你上映,宣传期又出了新状况。采访里她反复说“生完孩子后三年没戏拍”“差点转行做幕后”,把“中年女演员困境”说得格外动情。一开始还有人同情她,可没多久就有业内人士爆料,说她“无戏可拍”的那三年,其实接了不少广告和综艺,光是某护肤品牌的代言费就不算低。网友这才反应过来,觉得她是在“卖惨博同情”,想用“行业困境”为电影拉票房。片方后来还没完没了地营销这个点,连路演都离不开“中年危机”话题,导致不少观众反感,甚至有人说“再惨也别拿行业困境当噱头”,电影初期口碑也受了影响。 2020年的“手滑点赞”事件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当时某明星爆出负面新闻,有网友发现姚晨的社交账号点赞了相关负面话题的微博。没过多久,她工作室就回应说“账号异常,已联系平台处理”,可网友根本不买账。有人截了图,发现点赞时间持续了快十分钟才取消,哪像“手滑”?还有人调侃“明星的手滑,怎么总在关键时候发生”。虽然这事没闹成大争议,但大家对她的“谨慎度”又打了个问号,觉得作为成熟艺人,连账号管理都做不好,要么是真不小心,要么是故意引话题。 最让她口碑受损的,是2022年和前经纪人的合约纠纷。两人合作了好几年,按理说就算解约也该好聚好散,结果前经纪人直接在社交平台晒出聊天记录和合约片段,说姚晨方“拖欠佣金”“单方面解约”,还说自己多次沟通都没结果,只能公开维权。姚晨工作室很快发文否认,说前经纪人“歪曲事实”,还列出了转账记录截图。可网友看了两边的证据,觉得都有疑点——前经纪人没晒全合约条款,姚晨方也没解释清楚为啥延迟付款。有人说“再大的矛盾也不该公开撕”,觉得姚晨团队“不够体面”;也有人质疑她是不是真在合作里有不规范操作。这场纠纷闹了快一个月,最后两边都没再回应,但她之前“重情重义”的人设彻底崩了,不少路人觉得她连合作多年的伙伴都能闹到公开互撕,职业素养有待商榷。 回头看这次请崔丽丽的操作,其实和她以往的路数很像——总能精准找到“有话题度”的点,哪怕伴随争议,也要让自己和作品被关注。可路人缘是慢慢攒的,一次两次靠争议博眼球或许有用,次数多了,观众只会越来越反感。 毕竟观众去电影院是看电影的,不是看“争议炒作”的。要是电影本身质量过硬,根本不用靠这种方式吸引关注;可要是靠炒作掩盖作品短板,最后只会被市场打脸。 你觉得姚晨请崔丽丽去首映礼,是真的力挺,还是为了博热度?如果她的新电影上映,你会因为这些争议选择去看,还是直接避雷?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娱乐来说话

娱乐来说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