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世家从不坑穷人,10万元的姨妈裤、8200元的手提塑料袋,这真的有人要?[捂脸]。 这10万元的姨妈裤,穿出去回头率是够高了[呲牙],还有8200元的“折叠托特”,长得跟超市两毛钱的袋子没啥两样,居然还被抢空了。 别觉得这是巴黎世家第一次“发疯”,早几年它家就出过更离谱的——破了好几个洞的牛仔裤卖1.2万,裤脚磨得只剩线头的运动鞋标价8000多,当时也有人骂“割韭菜”,结果照样被抢着下单。你以为这些买家是冤大头?其实人家算得门儿清,买巴黎世家的“奇葩单品”,从来不是图实用。就说那个8200元的“塑料袋”,看着像超市赠品,实际用的是意大利小羊皮,边缘缝了37道手工线,折叠后能塞进掌心,设计师还为这个造型申请了专利;10万元的姨妈裤更不是日常穿的,是2024春夏秀场的概念款,全球就3件,买它的人要么是收藏奢侈品的玩家,要么是想靠这件“话题单品”上热搜的网红,实用价值为零,但“稀缺性”和“辨识度”直接拉满。 更有意思的是,巴黎世家早就把“不坑穷人”刻进了骨子里。它家门店选址全在一线城市的顶级商场,比如上海恒隆、北京SKP,店员不会像其他品牌那样热情拉客,反而会有意筛选客群——你要是穿着休闲装问“塑料袋多少钱”,大概率会被冷着脸告知“已售罄”;但要是熟客带着黑卡来,店员能直接从仓库拿出未上架的限量款。这种“看人下菜碟”的操作,其实是在故意营造“高端壁垒”,让普通人觉得“这牌子跟我没关系”,反而让有钱人更愿意买单——毕竟奢侈品的核心不是商品本身,是“我能拥有别人得不到的东西”的优越感。 但话说回来,这种“天价猎奇”策略也藏着风险。去年它家推出过一款“乞丐鞋”,因为设计太像捡来的旧鞋,被网友吐槽“侮辱消费者智商”,连带着其他正价单品的销量都跌了15%。这次的10万姨妈裤也一样,虽然被抢空,但评论区里全是“看不懂”“有钱没处花”的声音,要是哪天消费者看腻了这种“博眼球”的套路,巴黎世家还能靠什么撑住溢价?要知道,真正能留住客户的奢侈品,靠的是百年工艺和品牌故事,而不是靠“奇葩单品”刷存在感。 还有个细节特别耐人寻味,那些抢着买8200元“塑料袋”的人,很少会真的提着它去买菜——有人把它装在防尘袋里当收藏品,有人用来搭配高定礼服出席晚宴,唯独没人把它当普通袋子用。这就戳破了奢侈品行业的一个真相:很多高价单品的“使用价值”早被“符号价值”取代了,你买的不是一个袋子、一条裤子,是一张“高端圈层入场券”。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吓出冷汗!四川女孩网找徒步搭子,高原失温被弃,这哪是探险是拿命瞎作四川甘孜这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