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举进入白热化阶段,近日已从原本的路线与理念之争,迅速演变成黑函四射、谣言满天飞的内斗戏码。从政见会场次争执,到候选人互揭老底、网路上各种似是而非的讯息不断扩散,让人不禁感叹“果然熟悉的国民党又回来了!” 国民党主席10月18日改选,共6人竞逐,包括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前彰化县长卓伯源、“立委”罗智强、前“立委”郑丽文、前“国大代表”蔡志弘、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等人。目前主要竞争者为郝龙斌和郑丽文两人。 这场选战由于被视为蓝营2028共主的台中市长卢秀燕不参加,所以选举主轴有很大一部分聚焦在,这一任的党主席如何协助卢秀燕顺利带领国民党重返执政,另外一部分则是国民党的路线问题究竟该不该有所改变。 因此,候选人各自主打“世代交替”、“党务革新”、“两岸论述”等主题,原本有机会展现理念对话的成熟与厚度。但随着辩论频繁举行,以及从几份党员民调显示郑丽文领先态势逐渐确立后,选举火药味已愈来愈浓,各种攻讦、流言与阴谋论充斥。 尤其在两岸论述的路线问题上,目前党内选举实务派普遍倾向低调应对,认为此时应避免刺激社会观感,以免影响2026和2028的大选布局。部分人的想法甚至是,新任主席只要能守成、不添乱,等待卢秀燕明年底卸任市长后出马,自然能“以摧枯拉朽之姿”重返执政,但如此是完全小看绿营为了维持政权的决心。 尤其,回避两岸论述恰恰是国民党长年困境的根源。在民进党这十年执政让两岸陷入危险境界后,民众期待看到的是台湾能有另外一种路线选择,国民党能否提供明确方向与论述自信就很重要,以网红馆长陈之汉多次赴陆直播,且高喊两岸同是家人、同胞,但并未削减他在网路上的影响力为例,两岸论述不仅是蓝营的核心资产,更是能否在台湾政治版图中重新凝聚支持的关键。 (中评)
郑丽文要想赢这场国民党主席选举?除非一种情况出现!最近,中天新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