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美贸易战虽然暂时停火了,但美国企业发现,以前那些中国大买家好像“一去不复

虎虎聊娱乐 2025-10-05 16:42:57

美媒:中美贸易战虽然暂时停火了,但美国企业发现,以前那些中国大买家好像“一去不复返”了!就拿液化石油气来说,之前关税战升级时,7艘运往中国的美国货轮直接掉头去了东南亚。现在关税暂停了,按说该恢复了吧?结果大部分中国塑料厂宁愿买加拿大和中东的货,也不想再碰美国丙烷了。 2024年,美国丙烷对华日均出口量稳稳的31万桶,占他们总出口的近两成。 这块儿市场对中国塑料行业来说,是关键原料来源,丙烷做成丙烯,塑料颗粒就源源不断出厂。结果2025年3月,美国那边宣布对华加征额外关税,中国马上对等回应,液化天然气15%、原油10%。 虽说丙烷还没直接挨刀,但风声鹤唳,市场嗅到味儿不对。4月4日,中国正式对美国丙烷甩出125%关税大棒。 这下子,全球LPG贸易格局立马乱套,美国对华出口占全球海运LPG的14%,一卡住,整个链条跟着抖。 关税一落地,冲击来得快。中国石化企业每年从美国买11亿美元的LPG,这笔账一算,采购成本直线上升。 塑料厂那边,生产线本靠这原料稳跑,现在面临关停风险,好几家装置直接减产或进维护期。4月9日,消息一出,期货市场报价跳水,亚洲LPG进口商开始四处张罗替代货源。东南亚成了临时避风港,那些本该去中国的美国丙烷船队,七艘货轮总载25万吨,直接掉头。 第一艘Zakher,原本锁定上海航线,中途指令一变,径直奔菲律宾马尼拉湾。接着Maple Gas、BW Gemini、Eiger Explorer等六艘跟上,越南岘港、印尼港口成了新落脚点。 这批货卸下后,当地买家捡了便宜,合同飞速签定,物流单据刷刷打印,新贸易线就这么搭起来了。 美国企业那边,仓库堆满丙烷,出口计划泡汤,本来2025年市场看好,现在全砸手里。 他们急眼了,给华盛顿施压,库存积压,扩建项目延后,成本蹭蹭上涨。全球LPG贸易被这关税战搅得天翻地覆,传统美中路线扭曲,印度等国趁机拉新联盟。 中国买家没闲着,塑料厂采购员翻开供应商名单,加拿大和中东选项排头位。4月下旬,第一批中东LPG船从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启程,穿越苏伊士运河,直达宁波。 加拿大温哥华的货轮也跟上,5月订单敲定,份额直接涨15%。 中东货稳定,价格比美国旧线窄点溢价,塑料厂生产线切换顺溜,原料管线一接,新货注入,效率照旧。 关税暂缓来得突然,8月12日,双方高层对话后,行政命令延长90天,推到11月底。 按说市场该回血,美国企业盼着中国大买家重返。可现实骨感,中国塑料厂不买账。5月26日,买家明确表态,抵抗回美国丙烷,转而锁加拿大和阿拉伯湾合同。 为啥?简单说,一是美国单边主义反复,特朗普时代遗风犹在,谁知道下回啥时候变卦。 二是中国企业学聪明了,过去几年打压不断,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脱钩,分散供应链。7月,亚洲LPG格局定型,中东份额翻倍,加拿大对华出口水涨船高。 塑料厂仓库清点新货,采购单据归档,美国旧路径彻底淡出。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中国企业这步棋,走得稳当。增强供应链韧性,减少对单一来源依赖,这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硬道理。过去全球化顺风顺水,现在逆风头,得靠自己壮筋骨。塑料行业这么一调,生产没耽误,成本控得住,还逼着上游创新,国产丙烷产能上台阶。国家层面看,这正是高质量发展路径,筑牢经济安全防线,主动掌握主动权。 放眼长远,中美经贸本该互利共赢,美国单方面关税壁垒,只会自食苦果,逼中国企业另辟蹊径。全球能源贸易重塑,中国转向多元供应,不仅稳了自家产业,还拉动中加、中东合作。

0 阅读:0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