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俄罗斯还有一个普京,不幸的是,俄罗斯只有一个普京。民调出来了,果然民众还是支持他的,24年来,他硬生生把一个靠卖油混日子、除了核武器没啥底牌的国家,变成了能在国际上跟谁都掰掰手腕的硬角色。 1999 年普京接手的俄罗斯,说是个 “烂摊子” 都算客气 —— 叶利钦时代的休克疗法把经济折腾得底朝天,GDP 较苏联解体时跌了近一半,卢布一年能贬值几百倍,超市货架空空如也,连面包都得排队抢。 那会儿的俄罗斯确实只能靠卖石油混日子,能源出口占财政收入的 70% 以上,除了堆在仓库里的核武器,在国际上连句硬话都不敢说,北约东扩都快摸到家门口了也只能忍气吞声,车臣武装更是敢直接打到莫斯科郊区,活像只被抽了脊梁骨的北极熊。 但普京一上台就先给这只熊接上了脊梁。对付车臣分裂势力他没手软,亲自坐战机飞往前线督战,硬生生把差点独立的车臣拧回版图,这一下就稳住了国内的基本盘。 经济上他更有一手,趁着 2000 年后国际油价上涨的东风,把被寡头瓜分的能源企业收归国有,硬生生把 GDP 从 1999 年的不足 2000 亿美元拉到 2013 年的 2.2 万亿美元,贫困率从 40% 砍到 10% 以下,普通老百姓终于不用再为面包发愁。 西方那会儿还嘲笑俄罗斯是 “能源附庸”,可等到 2014 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西方抡起制裁大棒才发现,这只熊早就不是当年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 2014 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美欧一口气列出上千项制裁,冻结俄高官资产、切断金融渠道,甚至禁止出口油气开采设备,扬言要让俄罗斯经济 “回到石器时代”。 可普京反手就打了套组合拳:搞进口替代让农业从进口国变成出口国,小麦出口量占全球 18%;推去美元化把外汇储备里的美元占比从 40% 降到 15%,还搞出自己的 MIR 支付系统和 SPFS 金融传输系统,让 SWIFT 断网威胁成了摆设。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西方喊了 7 年制裁,俄罗斯 GDP 不仅没崩,2024 年还逆势增长 3.9%-4%,失业率跌到 2.3% 的历史新低,连油气收入占比都从 2022 年的 41% 降到 30.3%,算是慢慢从石油饭里抬起了头。 军事上的硬气更不用多说,普京早就明白光靠老古董核武器撑不起大国门面。这些年砸钱搞出的 “先锋” 高超音速导弹能以 20 倍音速飞,“北风之神” 核潜艇能在北极冰下发射核弹,连新曝光的 “榛树” 导弹射程都到 5500 公里,普京直接叫板西方专家来场 “科技决斗”,底气就是这么足。 2015 年出兵叙利亚更是神来之笔,原本快被推翻的阿萨德政权被硬生生保住,俄罗斯一下子重返中东舞台中心,跟美国在叙利亚上空分划势力范围,这在 20 年前想都不敢想。 现在北约国家喊着要把军费提到 GDP 的 3%,可 155 毫米炮弹价格从 2000 美元涨到 8000 美元,照样供不上乌克兰,反观俄罗斯国防工业开足马力,炮弹跟不要钱似的往前线送,这就是能掰手腕的硬实力。 但话说回来,这份硬气确实太依赖普京个人了。24 年执政下来,俄罗斯的权力结构早就绕着他转,2024 年一场记者会能收到 250 万个民众提问,小到移民入学大到前线战事,都得等着他拍板。 经济转型看着有起色,可高科技领域还是瘸腿,汽车、电子设备大多靠进口,一旦没了他压阵,那些围绕能源、军工的利益集团会不会反扑很难说。 人口问题更头疼,出生率跌到 1.4%,劳动力缺口几十万个,普京亲自抓移民政策、催生育率,可这些老大难问题不是单靠个人权威就能解决的。 军事上虽然看着猛,但 “特别军事行动” 打了快三年,通胀涨到 9.52%,食品价格涨超 10%,老百姓日子开始紧巴,这种紧绷的状态能靠他一个人撑多久,谁也说不准。 西方总盼着俄罗斯垮掉,可偏偏碰上普京这么个硬茬,硬生生把一手烂牌打成了王炸,这是俄罗斯的幸运。但整个国家的命运都系在一个人身上,政策延续性、权力交接都是埋在底下的雷,一旦没了这根主心骨,刚硬起来的俄罗斯会不会又掉回老样子,这就是藏在幸运背后的不幸了。
普京:我很愿意调侃法国总统10月2日,普京在瓦尔代论坛上谈及法国扣押向印度运送
【6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