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同事,今年50多岁了,他从不吃晚饭。晚上最多吃两个水果,有时连水果也不吃。他身体非常健康,脸上红光满面,走起路来步伐矫健。 老周的办公桌总在靠窗的位置,下午三点多,他会从抽屉里拿出个玻璃饭盒,里面装着切好的水果——春天是脆生生的草莓,夏天是冰过的西瓜块,秋天就换成润肺的梨片,冬天则是剥好的橙子瓣,摆得整整齐齐,像件小艺术品。我们这些年轻人总围着他问:“周哥,您不吃晚饭真没事?我上次试了一天,晚上饿得睡不着,第二天还低血糖了。”他总是笑着摆手:“别学我,我这是跟自己身体磨合出来的,不是瞎饿。” 上个月,刚入职的小李听了老周的事,非要跟着学“轻断食”。第一天晚上,他啃了个苹果就去加班,到了九点多,突然捂着肚子蹲在地上,脸色发白,额头上全是汗。我们赶紧送他去楼下诊所,医生说“是空腹加班刺激了胃黏膜,年轻人肠胃没那么耐饿,别随便学别人不吃晚饭”。小李回来后,老周特意找他聊了聊,从抽屉里翻出个旧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你看,我年轻的时候胃不好,总疼,去看医生,人家说我是晚饭吃太多、睡前又吃零食,给胃添负担了。”老周指着笔记本上的记录,“刚开始我也不是直接不吃,是把晚饭换成小米粥,后来慢慢发现,晚上少吃点,早上起来胃不胀了。再后来,我调整了白天的饮食——早餐吃鸡蛋牛奶加全麦面包,午餐多吃蔬菜和瘦肉,下午加个水果或一把坚果,保证营养够了,晚上自然不饿。” 我们这才知道,老周不是“饿肚子养生”,而是把三餐的营养重新分配了。他每天早上都会绕着小区跑两圈,晚上下班后还会去公园散步半小时,用他的话说:“不吃晚饭只是表象,关键是‘吃对’和‘动够’,光饿不补,身体早垮了。”有次我加班到八点,看见老周还在办公室,他正拿着保温杯喝水,桌上放着个小袋子,里面是几颗原味核桃。“今天下午忙忘了吃水果,现在有点饿,吃两颗核桃垫垫,不影响晚上休息。”他说。 后来小李也调整了饮食,不再盲目学不吃晚饭,而是早餐加了份蔬菜,午餐少点了外卖的油炸菜,下午饿了就吃个玉米,没过多久,他说“感觉肠胃舒服多了,也没以前那么容易困了”。我也跟着老周学,把晚上的大鱼大肉换成了蔬菜沙拉,刚开始有点不适应,后来发现晚上睡得更沉,早上起来也有精神了。 老周还跟我们分享了几个小常识:如果晚上实在饿,别吃饼干、薯片这些高油高糖的,吃个苹果、喝杯温牛奶就行,容易消化还不添负担;要是本身有胃病、低血糖,就别轻易尝试不吃晚饭,最好先问问医生;就算要调整饮食,也得循序渐进,别一下子改太猛,让身体有个适应期。 现在办公室里没人再盲目跟风“不吃晚饭”了,大家都学着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饮食——有人早餐加个鸡蛋,有人午餐多吃两口杂粮,有人下午加份水果。老周总说:“养生没有统一的法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得听自己身体的话,它不舒服了,就是在提醒你该调整了。” 如果你身边有人推荐“不吃晚饭养生”,你会先了解自己的体质,还是直接跟着尝试呢?
高血压是现代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控制血压已成为保持健康的关
【1评论】【7点赞】
用户81xxx56
我有个同事 一日三餐都不吃 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用户10xxx55 回复 10-04 06:37
我有一同学,老妈是医生,给他制定的减肥歺:早上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中午可以吃饱饭,下午一个苹果,结果体重没减肚子还饿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