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老卖老玩到了极致!”重庆,大妈到存款行办理业务,将2万的活期改成三年的定期,拿到回执单的大妈看着上面显示的本金,加上存折上的2万,误以为存的是4万,为这事大妈一直找存款行扯皮,认为对方吞了自己2万块钱,无论工作人员怎么解释,大妈一概不听,甚至民警过来解释都不听,令人无语。 重庆天天630十月二号报道了这则大妈存款时,因为不明白回执单的意思,哪怕在工作人员的多次解释仍选择无理取闹的新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王大妈(化名)虽然有两个儿子,但他们都已成家,加上老伴因病常年卧病在床,最终只得和老伴两人相依为命。 平时王大妈靠给人修脚为生,加上一些退休金,几年下来总算攒到了2万块钱。 这天王大妈和邻居闲聊时,得知定期存款的利率要比她现在的活期利息高些,一辈子省吃俭用的她忙来到存款行确认,毕竟多个几十块钱,也能给老板买只鸡回来补补。 工作人员接待王大妈,在问清楚来意后,表示定期的利率是要高一些的。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王大妈忙拿出存折让工作人员改成了三年的定期存款。 工作人员拿着存折在机器上操作,很快就完成了变更手续,并将打印出来的两万元三年定期的回执单交给了王大妈。 回到家的王大妈将回执单小心翼翼的藏了起来,有时无聊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毕竟这是老伴和自己的养老钱。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王大妈产生了一种错觉:存折上有2万的存款,回执单上也有2万元,那我的存款不就是4万了吗? 认定自己有4万存款的王大妈又来到存款行,询问工作人员回执单上的2万去哪了。 工作人员也是一头雾水,在经过多次交流后才明白对方的意思,解释这回执单上的2万和存折上的2万就是一笔钱,回执单只是变更存款类型的证明,和存款证明是两回事。 王大妈可不这么想,甚至觉得工作人员是在忽悠她:因为回执单上白纸黑字的写着本金2万,而这本金就是现金嘛,我拿着现金来存的钱,和存折上的2万有什么关系? 这下子算是越描越黑了,尽管工作人员多次解释,但王大妈还是想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自己来就是想把活期改成定期的,可回执单显示的本金2万到底是哪里来的?现在你们说存款只有2万,那这本金不就是被你们吞了吗? 这一闹就是小半年,每次工作人员看到王大妈过来都是避之不及,因为不管他们怎么解释,王大妈就是不听。 有几次吵得急了,王大妈还报了警,等民警过来了解情况后,也帮工作人员解释,可王大妈还是一口咬定自己的2万元不见了。 见怎么解释都没用,民警只好先把王大妈劝走,不然在这么一直闹下去,这边也不能正常营业了。 这次王大妈还联系了调解员帮忙,对方在了解完情况后,问的第一个问题也是:你知道回执单上的本金是什么意思吗? 对此王大妈脱口而出道:本金就是现金啊,当时我拿着现金去存的嘛。 调解员见状找出了科普视频,表示这本金和现金是不一样的,这个回执单只是活期转成定期后打印出的凭证,存款行留一份底单,给你的回执单就是个证明而已,没有别的作用了。 王大妈还是似懂非懂,调解员又联系了她的邻居和闺蜜来解释,她们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告诉大妈存款行那边没有吞你的钱,你的本金2万一直都在,只是变成了定期而已。 邻居在得知王大妈为了这事跑了半年的存款行后,更是哭笑不得,让她别为难工作人员了。 最后调解员也找来王大妈的儿子来解释,毕竟亲儿子说的话才有说服力。 儿子在过来后表示之前就知道这事了,也知道妈妈因为这个事担心的睡不着觉,之前因为工作忙,只是大概解释了下,今天就彻底解开母亲的心结。 最终在儿子和邻居的多次解释后,王大妈好像终于搞明白了:原来这回执单上的2万,真的就是之前存在上的2万,自己并没有多出2万,更没有拿着现金去存了2万。 这下子王大妈的心结终于打开了,表示确实是老糊涂了,现在终于可以安心睡觉了。 那么,从法律角度,该如何认定这件事呢? 根据《支付结算办法》(银发〔1997〕393 号)第二十四条规定:出票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本办法规定的,票据无效;承兑人、保证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本办法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合《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本办法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前手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该事件中存款行出具的回执单,其实就是给大妈的活期转定期的证明而已,不能当做存款凭证。像王大妈这样,因为回执单上的2万也是存款证明,就是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识导致的。 那么,对于大妈的行为,你是怎么看的呢?
你存的是2万,不是4万啊!重庆,大妈坚称存的是4万元,银行怎么也解释不通,说她是
【1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