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新闻秘书长宣布了 2023年10月3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言,美国对俄方《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延期提议置之不理,普京更明确表态“美国不续约,俄罗斯绝不单独续约”。作为美俄之间最后一条生效的军控“安全带”,这份协议若彻底失效,全球都将直面核军备竞赛重启的风险,一场谁都不愿先眨眼的危险博弈已然拉开。 这份协议的存续意义远超纸面,它是两国唯一互相报备核弹头数量、导弹部署情况的机制。一旦失效,双方将退回互相猜忌的“黑暗森林”,全球一万三千多枚核弹头,如同脱离监护人看管的危险品,任何一次误判都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后果。更严峻的是,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双方军事互信早已崩塌,此时谈核裁军,无异于让正在激烈争执的两人同时松开彼此的“枷锁”,难度可想而知。 美国的消极回应早有征兆。近年来白宫全力推进“印太战略”,不愿被旧军控体系束缚手脚,一心想研发新型核武器应对所谓“新兴挑战”;而俄罗斯则借机将核力量作为应对制裁的重要筹码。双方都在赌对方会先妥协,却忘了这场赌局的赌注,是全人类的生存安全。 眼下的国际核形势本就不容乐观:朝鲜连续试射导弹、伊朗核问题陷入僵局,美俄若带头放弃核军控,无疑是给全球核扩散“开绿灯”。那些中小国家难免会产生“大国都在扩充核力量,我们更不能落后”的想法,本就脆弱的核不扩散体系,恐将彻底散架。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对局势最焦虑的欧洲国家,却偏偏没有话语权。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射程覆盖欧洲,法德等国领导人频繁致电调解,却连美俄谈判的“入场券”都拿不到。这就像小区里两户人家要拆了隔离墙互扔“炸药”,其他住户在窗边急得大喊,却没人愿意停下手中的动作。如今,普通人的命运正被少数政治精英攥在手中,他们桌面上的每一次博弈,都可能转化为悬在所有人头顶的真实威胁。 这场核“赌局”里,究竟谁更输不起?是信奉“拳头硬才是硬道理”的军事强硬派,还是深知“核战争打不得也打不赢”的普通人?或许到最后人们会发现,当核按钮真正亮起时,这场游戏里没有赢家,只有全人类共同承担的灾难。若真走到核武“裸奔”的那一天,普通人又该如何自保?这不仅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更是每个国家、每个人都需要提前思考的生存命题。核武器俄罗斯 俄修改核政策
俄罗斯的死穴被美国找到,并意示乌克兰往死里揍。乌克兰与美国的秘密计划露出庐山真
【10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