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联大没说“让美国撤导弹”,但说了一件更让人细思极恐的事:美国正在悄悄把核能

天天纪闻 2025-10-03 08:46:44

中国在联大没说“让美国撤导弹”,但说了一件更让人细思极恐的事:美国正在悄悄把核能力,一层层铺进亚太的盟友家里。   2025年9月26日,联合国大会纪念"国际彻底消除核武器日"高级别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发言没有停留在"要求美国撤走导弹"的表层诉求,而是抛出了一个更值得警惕的事实。   美国正通过"核共享""延伸威慑"等安排,把核能力一层层铺进亚太盟友家里。   这种渗透比单纯部署导弹更危险,它不是简单的军事存在,而是在解构全球核不扩散体系的根基,用"核藩篱"把亚太拖入新的安全困境。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英澳三国的AUKUS联盟。这三个国家打着"民用核能合作"的幌子,搞起了核潜艇技术转让。   要知道,核动力潜艇使用的高丰度铀燃料,本身就具备转化为核武器的潜力。按照《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核武器国家有义务防止核技术向无核国家扩散,而澳大利亚作为无核国家,却通过这个联盟获得了核潜艇的核心技术。   耿爽在发言中直接点破,这种合作"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目的和宗旨,构成严重核扩散风险"。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不仅提供技术,还在澳大利亚达尔文港扩建军事基地,为核潜艇的停靠和维护提供支持,这相当于把核威慑力量直接前置到了亚太南端。   再看美日之间的核合作,已经深入到了燃料研发的核心领域。2025年3月,美国能源部与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联合宣布,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完成了二十多年来首次高燃耗快堆燃料安全测试。   虽然美日宣称这是"民用核能研发",但快堆技术本身就具有军民两用属性,一旦掌握了高燃耗燃料的制造和处理能力,就意味着日本在核材料获取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在朝鲜半岛方向,美国通过"延伸威慑"战略不断强化与韩国的核绑定。2025年初,美韩举行"延伸威慑战略磋商",美方明确承诺将"动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全部力量"保护韩国。   虽然美国没有在韩国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但却通过联合军演、核威慑政策宣讲等方式,让韩国更深地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这种安排看似是"安全保障",实则是把韩国绑上了美国的核战车。   更危险的是,这种"核共享"模式正在模糊核武器使用的界限,让核威慑的门槛越来越低。一旦地区出现紧张局势,美国的核政策很可能被韩国绑架,从而引发不可控的后果。   美国这套操作的阴险之处在于,它不是直接把核武器交给盟友,而是通过技术转让、能力建设、政策绑定等方式,让盟友在核领域逐步实现"自给自足"。   这种"核能力分层渗透"策略,既规避了直接核扩散的舆论压力,又达到了控制盟友、围堵战略对手的目的。   这种做法已经严重破坏了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以前,亚太国家之所以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保持相对稳定,就是因为有明确的"核门槛"。而美国现在正在拆除这道门槛,让越来越多的盟友具备核潜力。   这必然会引发连锁反应,其他国家为了自保,很可能会加快发展自己的核威慑能力,从而陷入"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就像耿爽在发言中指出的,这种行为"刺激军备竞赛,破坏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中国在联大揭露这件事,不是为了挑起对抗,而是为了维护全球核不扩散体系。美国作为核武器大国,本应承担起核裁军的责任,却反而在亚太搞核扩张,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它一边指责其他国家的核计划,一边却在给盟友"开绿灯";一边高喊"核不扩散",一边却在构建"核扩散网络"。这种做法如果得不到制止,只会让核武器的阴影重新笼罩亚太,甚至引发新的核危机。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核扩散从来没有赢家。冷战时期的核军备竞赛差点把人类拖入毁灭的边缘,而现在美国正在亚太做着类似的事情。   它把核能力当作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用盟友的安全利益换取自己的战略优势。但这种"以核谋霸"的道路注定走不通,因为核扩散带来的风险是不分国界的,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的立场很明确,就是要让国际社会看清美国核扩张的本质,共同维护《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权威。   耿爽在发言中呼吁美国"摒弃'核共享'和'延伸威慑'安排,撤回在境外部署的核武器",这不仅是对美国的要求,也是对维护全球核安全的责任担当。   只有打破美国构建的"核藩篱",让核不扩散体系重新回到正轨,亚太地区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稳定。否则,美国今天铺下的核能力,明天可能就会变成点燃冲突的导火索。

0 阅读:85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