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杀了 3000 多名红军的韩起功率残部逃入祁连山,这时,一个农民走了 100 多里路找到了解放军:“我知道韩起功在哪里!” 这个农民叫王满囤,是祁连山下草滩村的牧民,那年刚过四十,眼窝深陷,脸上的皱纹里嵌着洗不掉的沙粒 —— 祁连山的风沙刮了二十年,把他的模样催老了十岁。 他右手少了半截食指,断口处结着厚厚的老茧,那是 1946 年冬天的事:韩起功的兵来抢过冬的牛羊,他抱着刚出生的羊羔不肯放,马刀砍下来时,他下意识用手挡,食指就这么没了。 比伤口更疼的是心里的疤:1941 年韩起功 “清乡”,弟弟王满仓给躲在草垛里的红军伤员塞了半块干粮,被兵痞揪出来,当着全村人的面砍了头,尸体就扔在村口的雪地里。 从那天起,王满囤每天喂羊时,都要对着祁连山的方向骂一句 “韩起功”,骂了八年,嗓子都哑了。 1949 年 9 月 17 日,解放军进了张掖城。 王满囤牵着两头羊去镇上换盐,刚到街口就愣住了:穿灰军装的战士蹲在路边,给乞讨的老人分馒头,有个十八九岁的小战士,看见路边的孩子光着脚,把自己的布鞋脱下来给孩子穿。 他不敢靠近,直到有个战士朝他笑:“大叔,要换盐?我们供销社有,平价,不坑人。” 后来他才知道,那战士叫李建军,是甘肃本地人。 李建军听说他羊圈漏雨,第二天就带着两个战友来村里,找了些干茅草和泥巴,帮他把羊圈补得严严实实。 临走时,李建军塞给他半袋青稞面:“大叔,要是韩起功的人再来闹,就去张掖找我们,解放军给老百姓撑腰。” 王满囤捏着温热的青稞面,突然想起弟弟当年给红军伤员的半块干粮 —— 原来真的有人,把老百姓的苦当自己的苦。 10 月 5 日早上,王满囤的羊丢了三只。 他顺着羊蹄印往黑虎沟走,越往里走越心慌 —— 那是韩起功的人常来的地方。 快到正午时,他听见前面有说话声,赶紧趴在一块大青石后面,撩开茅草一看:五个穿破烂军装的人坐在山洞门口,领头的左脸有道刀疤,正是韩起功! 韩起功手里拿着个铜烟壶,正骂骂咧咧:“解放军要是敢来,就跟他们拼了!” 王满囤没敢多看,悄悄退了回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去张掖报信,不能让韩起功跑了。 他没回村,直接往张掖赶。 100 多里路,全是碎石坡和乱草滩,他没穿鞋,光着脚跑,石头硌得脚底渗血,他就捡了些干草裹在脚上。 中午太阳毒,晒得他头晕,他就趴在小溪边,喝几口冰凉的雪水,啃两口随身带的干硬馍馍。 路过一片松林时,他听见狼叫,攥紧了腰里的砍柴刀 —— 他不怕狼,怕的是韩起功转移,怕自己跑慢了,那些被韩起功害死的红军和弟弟,就等不到公道了。 10 月 6 日凌晨两点,王满囤终于跑到了解放军驻地。 站岗的战士见他浑身是土,脚上全是血泡,赶紧扶他进了屋。 他刚坐下就喊:“快…… 快找李建军!韩起功在黑虎沟的山洞里,有五个残兵!” 李建军和首长很快赶来,王满囤蹲在地上,用手指画着路线:“从张掖往南走,过了三道梁,有块大青石,山洞就在石头后面,洞口有茅草挡着。” 凌晨三点,解放军跟着王满囤往黑虎沟赶。 他熟山路,带着队伍抄近道,避开了韩起功放哨的两个残兵 —— 那两个兵正缩在石头后面抽烟,没听见脚步声。 清晨五点,队伍摸到了山洞外。 王满囤指了指洞口,李建军打了个手势,战士们悄悄围过去,猛地掀开茅草冲了进去。 韩起功的人还在睡觉,没反应过来就被按倒了,韩起功想摸枕头下的枪,被李建军一脚踩住手腕,疼得直叫。 天快亮时,韩起功被绑着押出山洞,王满囤看着他,突然跪了下来,对着祁连山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弟,红军回来了,韩起功被抓了!” 后来,李建军送了王满囤一双布鞋,还给他的羊圈拉了新铁丝。 王满囤常跟村里人说:“解放军是咱老百姓的兵,他们为咱除害,咱跑点路算啥?” 其实他没说,那天跑山路时,他好几次想歇,可一想起弟弟的死,想起那些被韩起功杀害的红军,就又有了劲。 韩起功以为躲进祁连山就能活命,却忘了:老百姓的眼睛最亮,谁是坏人,谁该受罚,心里都有数;谁真心待老百姓,老百姓就愿意豁出命去帮谁。 信源:马步芳心腹韩起功:残害红军3240人,落难红军巧遇前哨智擒韩起功——腾讯网
1935年,土匪黑七提出要与红军单挑,何子友去迎战,她对黑七说:“比武如果我赢了
【20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