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卡塔尔突然宣布了!
9月30日,卡塔尔外交部宣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三方电话会谈中,就以军此前空袭多哈并导致一名卡塔尔安全人员死亡的事件正式道歉,并承诺不再对卡塔尔发动类似行动。
以色列这一炸,不仅炸没了谈判气氛,更是直接把卡塔尔和美国的面子都给炸飞了。
9月9号那天,以色列突然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了空袭,说是要打哈马斯的高层,可问题是,多哈是卡塔尔的地盘,不是加沙也不是黎巴嫩,以色列二话不说就把炸弹扔到人家首都,这本身就是踩红线的事儿。
更要命的是,这一炸还把一个卡塔尔安全部队的人给炸死了,最关键的是什么?当时哈马斯的谈判代表正坐在多哈,跟相关方面讨论美国刚提出来的停火方案呢,眼看着事儿要成了,以色列这一炸直接把谈判桌给掀了。
卡塔尔能咽下这口气才怪!这些年卡塔尔一直在巴以之间当和事佬,哈马斯跟以色列谈停火、换俘虏,全靠卡塔尔在中间拉线搭桥,两边递话。
可以说,卡塔尔就是巴以之间唯一的“传话筒”,没它从中斡旋,两边连坐下来谈的机会都没有。
结果倒好,以色列反过来把炸弹扔到了调解人的家里,这不是明摆着打卡塔尔的脸吗?所以卡塔尔立马就停了所有调解工作,放出话来:不道歉、不赔偿、不承诺不再犯,这事儿没完,想让我再帮着谈?门儿都没有。这反应太正常了,换谁被人堵着家门口炸了还死人,都得这么硬气。
更有意思的是,以色列这一炸不光打了卡塔尔的脸,连美国的面子也给炸飞了,三方电话会谈里有美国总统特朗普,这就说明美国是逼着内塔尼亚胡道歉的。
为啥美国这么急?因为停火方案是美国提的,谈判也是美国在背后推动的,以色列在这个节骨眼上搞这么一出,等于公开不给美国面子,等于说“你提的方案我不认,你的面子我也不给”。
而且美国跟卡塔尔是实打实的盟友,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多少美军驻扎在那儿,美国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盟友被以色列欺负?
所以美国必须站出来斡旋,一方面给卡塔尔递台阶,说“我肯定保你,咱这防务伙伴关系不动摇”,另一方面逼着内塔尼亚胡低头,不然美国在中东的威信就彻底没了——连自己的盟友和自己推动的谈判都保不住,以后谁还听它的?
再说说以色列这边,内塔尼亚胡这道歉真是丢尽了脸,但又不得不道,一开始以色列还嘴硬,说炸的是哈马斯,不是卡塔尔人,想把这事儿往“误炸”上靠。
可明眼人都知道,空袭是精准打击,怎么可能不知道目标周围有卡塔尔的安全人员?说白了就是以色列太急功近利,眼里只有“消灭哈马斯”,压根没考虑后果。
等炸完了才发现闯了大祸:卡塔尔停了调解,哈马斯那边没人对接了,加沙的仗停不下来;国际社会一片骂声,连自己内部都有争议,不少人说内塔尼亚胡这步棋走得太臭。
内塔尼亚胡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低估了事儿的严重性,再不道歉,以色列就得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所以在三方电话里,他只能硬着头皮道歉,还承诺以后再也不炸卡塔尔了,这哪是道歉,分明是认错服软。
巴以冲突闹了这么多年,哪次是靠硬打打出来和平的?还不是得靠谈判、靠调解,卡塔尔就是那个唯一能让两边坐下来的人,结果以色列亲手把这个“传话筒”给得罪了。
现在就算道歉了,卡塔尔心里的疙瘩也解不开,以后再帮着调解,肯定得留个心眼,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尽心尽力。
而哈马斯那边,看到以色列连卡塔尔都敢炸,对以色列的信任度只会更低,接下来的停火谈判怕是更难推进了。
美国在这事儿里也挺尴尬的,表面上看,它促成了道歉,保住了盟友的面子,好像掌控了局势。但实际上,这恰恰暴露了美国对以色列的约束力越来越弱,,以色列敢不经美国同意就炸卡塔尔,说明美国的话在以色列那儿已经不是“圣旨”了。
说到底,以色列这一炸就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来好好的停火谈判有了进展,自己非要搞这么一出,结果谈判黄了,面子丢了,还得求着人家原谅。
这事儿也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在地区问题上,靠武力逞能没用,尊重别人、好好谈判才是正道。
卡塔尔的硬气、美国的斡旋、以色列的服软,说到底都是利益在驱动,但不管怎么算,和平才是最大的利益。要是连这都想不明白,以后还得栽更大的跟头。
现在道歉是道了,但停火谈判能不能重启、巴以冲突能不能缓和,还都是未知数,以色列要是真有诚意,就该拿出实际行动,而不是光说几句漂亮话。
卡塔尔能不能重新出山调解,也得看以色列后续的表现,至于美国,要是真想稳住中东局势,就得好好管管以色列,别再让它瞎折腾了。
这事儿后续怎么走,还得接着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以色列这一炸,给本就乱的中东又添了一把火,想灭火,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