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反对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不打仗优点多多,一打仗全是缺点?伴随福建舰海试进程的展开,针对中国核动力航母的话题越来越多,同时也涌现出一些争论,部分人员坚决反对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声称不打仗优点多多,一打仗全是缺点。 争论之所以激烈,是因为美国的做法摆在眼前,美国海军现役的十一艘航母,全都是核动力,它们能长时间保持高速,能不加油在海上跑几个月,还能给新一代设备提供稳定电力。 这些优势,让核动力成为他们称霸远洋的底气。 相比之下,中国现有的三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全是常规动力,常规动力成熟稳定,造价低,建造速度快,维护也相对省事。 这让中国在短时间内快速补上了航母短板,因此不少人觉得常规动力已经够用。 反对核动力航母的人也有道理,他们担心核反应堆昂贵、复杂,战时损坏难以维修,还存在安全隐患,他们认为,维持常规动力能让海军快速扩张规模,没必要在核动力上冒险。 但如果真把核动力定义成“战时全是缺点”,就未免片面,现代海战不是单舰之间的比拼,而是体系作战,航母是不是核动力,并不单独决定它的生存力,关键在于整个编队的防御体系。 核动力真正的优势在长期较量时显现,常规动力必须频繁补给,这是巨大的弱点,补给时航母机动性下降,很容易被敌方抓住机会。 核动力可以避免这种局面,保持高速机动,行动范围更大,战略选择更多,这恰恰是常规动力难以实现的。 美国几十年把核动力航母常驻在中东和地中海,基本没出过颠覆性问题,这已经说明了其技术可靠。 而长远来看,中国在走向“深蓝”的过程中,海外利益不断增长,没有核动力,就难以满足远洋部署和全球巡航的任务。 从现实角度说,福建舰代表了阶段性的成果,它采用了电磁弹射和先进拦阻系统,这是中国航母技术的一次大跨步,但并不是发展的终点。 未来要不要建核动力,要看战略需求和技术条件,不会凭一时冲动。 所以,争论本质上就是“算眼前账”与“下长远棋”的碰撞,常规动力解决了有无和规模的问题,而核动力关乎未来的战略伸展,把目光只盯在预算上,忽视几十年的竞争格局,就难免短视。 中国的航母之路,本身就是一步步摸索与积累。今天的福建舰让中国有了底气,明天的核动力航母则关系能否真正走得更远,中国最终不会停留在“够用”,而是要驶向更广阔的深蓝。
坚决反对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不打仗优点多多,一打仗全是缺点?伴随福建舰海试进程的
芸霄记史
2025-10-01 08:46:11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