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贺龙15岁的弟弟贺文掌被土匪捉住,丧心病狂的土匪将他放进了大蒸笼屉里,随后架起柴火,把他活活蒸死,几里地外都能听到贺文掌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贺龙出生在湖南桑植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896年那年,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父亲贺仕道靠种地勉强养活一大家子。贺龙小时候就没机会多读书,早早辍学出去干活,先是给人放牛,后来跟伙伴一起贩盐,背着重重的盐包走山路,挣点小钱补贴家用。那时候,他亲眼看到穷人被地主和官吏欺负得没脾气,盐贩子货物被扣,民众只能忍气吞声。这些事让他渐渐明白,社会太不公平了,得想办法改变。 1914年,贺龙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加入中华革命党,从此走上反抗道路。他先是用两把菜刀召集乡亲,袭击桑植县盐局,夺取武器分给穷人。这事闹大后,他继续组织力量,对抗军阀。1916年,他投身护国讨袁战争,率队打芷江,重组队伍后多次设伏拦截税吏,抢钱粮分给村民。期间,他三次被捕入狱,但每次出狱都坚持下去,没动摇过信念。 贺龙的坚持影响了全家,父亲贺仕道虽是农民,也开始帮忙藏武器、运物资。弟弟贺文掌1905年生,是家里老小,从小就佩服哥哥,跟着练武艺,传递消息。家族其他人如姐姐贺英,也帮着缝旗帜、组织活动。到1920年,贺龙已领着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在湘西山区活动,频繁袭击地方势力,逐步壮大。 贺龙家族的革命热情源于对旧社会的痛恨,他们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看到穷人日子太苦,才一步步走上这条路。贺仕道常参与儿子的事业,贺文掌虽年轻,却已能独立承担任务,整个家族渐渐形成一股力量,推动当地变革。 1920年春,贺龙为扩大队伍,安排购枪支弹药。贺仕道主动领命,带贺文掌和副官贺植卿出发,途经桑植竹叶坪柳杨溪三声潭时,遭土匪伏击。土匪人数多,贺仕道中弹身亡,贺文掌被捉住,押到瑞塔铺杨岐山。 土匪拷问贺文掌,问枪支下落和贺龙情报,他受伤严重却不招供。土匪恼火,将他绑紧塞进大蒸笼屉,点柴火蒸。喊叫声传出几里远,持续一段时间后停止,贺文掌就这样在15岁年纪丧生。 这事不是孤立的,土匪当时横行乡里,贺龙家族因革命活动成了目标。贺仕道和贺文掌的牺牲,暴露了当时社会乱象,军阀土匪勾结,穷人无路可走。 贺龙得知消息后,继续领导队伍,在湘西重组力量,袭击军阀据点。1926年,他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后升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7月,他率部从鄂城出征南昌,8月1日起义爆发,任总指挥。 起义后,贺龙率余部南下,转战湘鄂西,与他人创建红二军团,开辟洪湖苏区。1934年,长征开始,他率红二军团北上。抗日时期,指挥120师,在晋绥开辟根据地,伏击日军。解放战争中,领导西北野战军,攻克城市。 家族成员持续投入,大姐贺英组织游击队,二姐贺戊妹和妹妹贺满姑在战斗中牺牲。贺氏宗亲有名烈士109位。新中国成立后,贺龙获元帅军衔,继续贡献。桑植竹叶坪建纪念园,缅怀贺仕道和贺文掌。 贺龙的一生,从穷小子到元帅,靠的是对正义的追求。他早年经历让他明白,穷人得团结起来才能翻身。家族牺牲那么多,不是白费,而是换来新社会。想想那时候,土匪随便杀害无辜,贺文掌的死就是活生生例子,让人气愤。革命不是浪漫的事,充满了风险,但贺龙他们没退缩,坚持下来,才有今天。
1943年,戴笠都称“鬼难拿”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
【2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