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毛主席问卫立煌:毛驴上山,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卫立煌听懵了,不知如何作答。毛主席:依我看,毛驴上山,是先迈左脚。卫立煌更懵了。 说起卫立煌这个人,在国民党里头算得上是个实打实的将领,1897年生在安徽合肥一个穷苦人家,从小就没少吃苦。早年他投了滇军,当兵混饭吃,凭着一股子韧劲儿,一步步爬上来。北伐那会儿,他带兵打仗,表现得挺硬气,很快就升了师长。三十年代,他参与过对红军的围堵行动,那时候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他夹在中间执行命令,没少折腾。抗日战争一爆发,卫立煌的路子就变了,他成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负责华北那块儿的防御。忻口战役是他指挥的典型一仗,国民党部队正面硬扛日军,八路军从侧翼帮忙,勉强挡住了冈村宁次的进攻线,虽然太原后来还是丢了,但那仗打得有声有色,敌我伤亡对比拉开不少。卫立煌这人打仗讲究实际,不像有些将领光会纸上谈兵,他手下部队在山西山区转战,边打边退,尽量保存实力,为长远打算。 抗日初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刚起步,红军改编成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名义上归卫立煌管,但彭德怀他们实际独立行动。卫立煌对这支部队挺客气,没瞎指挥,也没搞摩擦,这点在当时国民党圈子里算少见的。1937年底,他读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那本书分析中日国力对比,讲战略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卫立煌看完直点头,觉得这才是正经的抗日思路。国民党那边很多人还想着速胜,蒋介石也偏保守,卫立煌夹在中间,越来越觉得需要找人聊聊大方向。1938年初,太岳山区那场阻击战,他部下挖壕沟、修工事,连续十几天跟日军对峙,士兵们拼了老命,但日军火力太猛,部队伤亡大,还是没能挡住南下势头。撤到韩信岭时,日军三面包抄,形势眼看要崩。关键时刻,朱德和彭德怀带八路军在娘子关破袭日军交通线,炸桥截车,帮卫立煌部突围成功,进了吕梁山脉。这事儿让卫立煌欠了个人情,他心想,得去延安当面谢谢,顺便讨教讨教持久战的门道。 秘书赵荣声帮着张罗,1938年4月17日,卫立煌带队从吕梁出发,十几辆车浩浩荡荡奔延安。路上他琢磨着,陕甘宁边区是共产党地盘,自己以前围剿过红军,现在上门会不会尴尬?但抗日大局摆在那儿,他咬牙去了。到延安外围,迎接的阵势让他意外,标语口号到处是,民众自发围观,鼓乐齐鸣。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他们亲自出迎,卫立煌下车握手,感觉气氛融洽,没一点儿隔阂。在窑洞里头,两人聊了半天,从山西战局说到全国抗日,毛泽东分析日军下一步可能渡黄河攻潼关,那关一丢,中国南北就断了,抗战大局就悬。卫立煌听着,觉得这分析入木三分,比国民党那些会议靠谱多了。第二天,他去抗大转了转,看学员们操练、学习,纪律严明,士气高涨,心想国民党部队要是能这样,何愁不赢仗。晚上文艺晚会,鲁艺的节目接地气,唱的抗日小调,卫立煌看得入神。 聊到战略时,卫立煌直奔主题,问怎么打持久战,怎么避开日军锋芒。毛泽东没急着下结论,转了个弯,提起陕北毛驴上山的习惯,说它们一般先抬左脚,再跟右脚。这话听着没头没尾,卫立煌一头雾水,但毛泽东接着比喻,日军跟这驴子差不多,性子倔,进攻时猛,防守时狡猾。要对付,得先退一步,摸清它的路数,找准弱点,从侧后下手,一击致命。这比喻简单,却直戳要害,卫立煌琢磨半天,豁然开朗。原来,抗日不是死磕,得知己知彼,扬长避短,跟孙子兵法里头的道理一脉相承。以前国民党部队光按教科书打,忽略了日军习性,结果吃亏不少。这次谈话,让卫立煌对毛泽东的军事眼光服气,也让他反思自家部队的毛病。 卫立煌在延安住了三天,临走前,毛泽东提了八路军缺弹药医药的事儿,他二话不说,回去就批了物资:一百万发子弹、二十五万颗手榴弹、一百八十箱牛肉罐头。这些东西从国民党仓库调出,秘密运到前线,八路军前线战士卸货时,脸上乐开了花。那时候八路军装备差,这批援助解了燃眉之急。卫立煌这步棋走得稳,不仅还了人情,还拉近了国共关系。从那以后,他对共产党部队更上心,抗日期间,第二战区多次跟八路军联手,牵制日军南下。1943年,他调去缅甸战场,当中国远征军司令,带兵翻野人山,收复腾冲、龙陵,打通中印公路,美国将军史迪威都夸他能干,是国民党里少有的实战派。抗战胜利后,卫立煌升陆军副总司令,但蒋介石猜忌他,关系越来越僵。解放战争打响,他不愿内斗,1947年任东北“剿总”司令,却拖着不打,辽沈战役时消极避战,国民党在那儿栽了大跟头。蒋介石气急败坏,把他软禁南京,后来他逃到香港。 1955年,卫立煌应邀回大陆,毛泽东在中南海摆宴,朱德、彭德怀等八位元帅陪座,席间忆旧话当年,气氛热烈。他回来后,当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参与国家统一工作。卫立煌这辈子,抗日上出力不小,早年围剿红军是执行命令,但后期转向合作,算得上国民党里头的开明派。张治中后来评价他,是一位善始善终的爱国将领,党和人民记住了他的贡献。
1938年,毛主席问卫立煌:毛驴上山,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卫立煌听懵了,不
回忆只剩悲凉
2025-10-09 22:44:42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