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 就在刚刚 波兰大使馆被炸,普京的忍耐已到极限,俄乌冲突要升级了。 9月28日凌晨,俄军出动至少500架无人机,40多枚远程导弹对基辅及基辅郊区进行了轰炸,其中供电站、能源供应站、军火库、物流枢纽都是主要轰炸目标,经过12小时后,轰炸停止,基辅方面称,此次轰炸共造成4人死亡,40多人受伤。 波兰外交部发言人弗龙斯基嘴上说着“没太大损失”,手里却悄悄让战机升了空。这份克制反而让人更不安——北约成员国的使馆被炸,放在过去早该掀桌子了。 莫斯科的沉默比导弹更吓人。克里姆林宫至今没对这起事件给出半句解释,反倒通过国防部强调他们打的是“军工企业和军用机场”。这种若无其事的态度,像极了猎手踩过界后吹口哨的模样。 波兰人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刚关闭俄罗斯驻克拉科夫领事馆,转头自家使馆就吃了炮弹。历史上被沙俄三次瓜分的记忆还没褪色,现在导弹又砸到了厨房,这份“礼物”送得实在烫手。 北约总部彻夜灯火通明。秘书长吕特紧急接通泽连斯基的电话,两人谈来谈去就一个主题:防空导弹。联盟嘴上说着团结,行动却格外诚实——谁都不愿为个厨房就把整个北约拖进战火。 俄罗斯的算盘打得精明。波兰可是西方军援乌克兰的大动脉,敲打波兰就是掐断乌军的补给线。就算真闹大了,他们大可以推说“流弹误伤”,反正战场上的罗生门从来就没少过。 国际法专家们急得直挠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明确规定使馆不可侵犯,现在炮弹却把公约炸出了窟窿。要是外交场所都能随便挨炸,以后谁还敢派外交官出门? 华盛顿柏林的表态千篇一律:“密切关注”、“呼吁冷静”。这份谨慎背后藏着深深的恐惧——2022年波兰边境遭误击的旧伤还没好透,新弹孔又来了。 战争正在褪去最后一件外衣。当导弹不再区分军工厂和大使馆,当无人机敢在北约领空探头探脑,我们熟悉的那个世界正在一点点崩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俄“反侵略”之战即将打响,普京签下总统令,对中国只有一个要求9月29日,普京
【17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