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对美国很残忍的事!以目前的技术水平,9架F22或许可以击落一架不带无人僚机

真实安德烈 2025-09-29 19:14:24

说一个对美国很残忍的事!以目前的技术水平,9架F22或许可以击落一架不带无人僚机的歼20S,因为歼20S只有8枚导弹!但实际情况很可能是9架歼20S打一架F22,而且还带客二三十架无人僚机,这就是目前中美工业能力的真实情况! 2011 年美军关停 F-22 生产线时,可谓自信到狂妄,当时的国防部部长拍着胸脯宣称,中俄在隐身技术上至少落后二十年,觉得 195 架 F-22 足够傲视全球,没必要保留耗资巨大的生产线,干脆把 800 多家分包商、2 万多个专用工装全部解散,连生产线都拆得一干二净。 他们没算到,短短十几年后,这条生产线成了再也续不上的 “断脉”。如今 F-22 的维护早已成了拆东墙补西墙的闹剧,机身钛合金大框的俄罗斯原厂早就不供货,AN/APG-77 雷达的砷化镓模块供应商倒闭,F119 发动机的单晶叶片小厂也没了踪影,连当年给它供零件的中国东莞工厂都已停业,想找替换配件比登天还难。 美国空军无奈之下,只能把几十架状态更差的 F-22 拆解当 “零件库”,现役机群的妥善率常年徘徊在 49% 左右,能随时升空作战的不足 90 架,所谓的空中优势早就打了折扣。 反观中国,歼 - 20S 的发展轨迹恰恰是工业体系崛起的缩影。这款全球唯一的双座五代机不仅搭载了涡扇 - 15 发动机,能以 1.7 马赫超音速巡航,更关键的是构建了全新的作战体系。 长春航展曝光的视频清晰展示,歼 - 20S 可作为指挥节点,前方有隐身无人僚机充当 “信息探针”,把雷达信号回传后,由它分配任务给单座歼 - 20 实施打击,整套流程实现了 “无人侦察、有人决策、精准打击” 的闭环。 虽然官方披露单架歼 - 20S 可指挥 6 架无人机,但凭借国内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一次协同二三十架僚机完全具备可行性,这些僚机既能吸引敌方火力,又能实施初轮攻击,让 F-22 刚发现目标就陷入被包围的绝境。 更要命的是歼 - 20 的产能,中国航空工业已建成从钛合金锻件到航电软件的全链条配套,年产量早已突破数十架,而 F-22 总共就生产了 187 架,如今连修都修不利索。 为什么美国起不来,中国干劲却足?答案藏在工业根基里。美国长期的去工业化让高端制造产业链支离破碎,F-22 重启生产线需要至少 300 亿美元,相当于两艘福特级航母的造价,且就算砸钱,熟练铆接工人平均年龄已达 54 岁,技术工人断层根本补不上。 六代机研发更是陷入混乱,三军指标反复更改,预算从 1000 亿涨到 3000 亿,连 “六代机” 的定义都没敲定。 而中国仅航空工业集团就有 40 余家专业院所,从稀土材料到发动机涡轮叶片都能自主生产,军舰产能已是美国的 230 倍,这种体系化能力让歼 - 20 系列不断迭代,还催生出有人 - 无人协同的新打法。 当年美国靠 F-22 傲视全球,看着 1990 年与歼 - 7E 同年首飞的 YF-22,笃定技术代差无法逾越。如今却连能飞的 F-22 都捉襟见肘,拆飞机凑零件成了常态。 对面的歼 - 20 不仅上量,还带着无人僚机改写了空战规则,把 “平台对抗” 变成了 “体系碾压”。 空中力量的天平早就悄悄动了,这背后不是单一战机的胜负,而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兴衰较量,曾经的技术霸主在自己种下的产业空心化苦果里,正眼睁睁看着优势一点点流失。

0 阅读: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3

用户10xxx93

2025-09-29 22:48

警示自己

真实安德烈

真实安德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