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我说中了,欧盟突然宣布了 9月25日,路透社曝出独家消息,G7和欧盟正在暗中筹划给稀土设定价格下限,甚至还讨论要宣布对部分中国出口的稀土征收关税或碳税,说白了就是眼红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想联手扳回一局 可这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他们压根没搞明白,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地位不是靠运气来的,是几十年实打实拼出来的,哪是他们开个会定个价就能撼动的? 他们无非就是觉得中国掌控着稀土产业链,他们买东西得看咱脸色,心里不痛快。想通过设价格下限让自己国家的企业有钱赚,好逼着资本去投稀土产业,再靠征税把中国稀土的价格抬上去,显得他们自己的产品有优势。 可这算盘打得再精,也得看现实答应不答应。就说产能这事儿,2025 年最新的数据摆着呢,全球 92% 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中国手里,高端稀土专利更是占了 90%,他们拿什么跟咱比? 别以为他们没试过自己搞产能,早几年就喊着要 "去中国化",结果呢?加拿大有个稀土加工厂,政府砸了 1 亿多加元补贴,本来计划 2022 年底就投产,每年能加工 400 吨稀土,够 50 万辆电动车用的。 可到现在呢?设备拖了大半年都到不了货,今年顶多能产 100 吨,连目标的四分之一都达不到,还嘴硬说是疫情闹的供应链问题,其实就是技术和经验跟不上。 美国更丢人,他们那个芒廷帕斯矿,看着储量不小,可挖出来的精矿 80% 还得运到中国来精炼,自己建个冶炼厂要花 15 亿美元,还得等 5 年以上才能投产,纯属折腾钱。 稀土这东西,不是挖出来就能用的,得经过分离提纯,就跟把混在一起的沙子、金子、银子一个个挑干净似的,技术差一点都不行。咱国家徐光宪院士发明的串级萃取法,能把稀土纯度做到 99.999%,误差比头发丝还细,分离成本才 12 美元一公斤。 可美国呢?最高也就做到 99% 的纯度,成本却是咱的 4 倍,日本在越南建的厂更惨,纯度才 40%,根本没法用。马来西亚之前也想抢生意,建了厂结果纯度才 82%,连工业级 99.5% 的门槛都达不到,日本车企直接就撕了合同,最后工厂还因为处理不了放射性废料,被当地民众抗议关了门,这就是没技术的下场。 他们还想拿碳税说事,真是笑掉大牙。稀土精炼本来就耗能量、有污染,咱早就下大力气治了。江西以前挖稀土确实伤环境,现在建了全产业链追溯系统,盗采少了一大半,包头的稀土厂用膜分离技术把废水回用率做到 95%,基本零排放。 可西方呢?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个分离厂,就因为环保审批拖了 26 个月还没开起来,阿拉斯加的项目被原住民告了 12 年,到现在还搁着。他们自己环保标准卡得死,又没本事降成本,还好意思说咱碳排放高,这分明是找借口打压人。 最关键的是,他们根本离不开中国稀土。欧盟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高达 98%,8 月份咱给他们出口的稀土磁铁就涨了 21%,送到欧洲后那些新能源工厂才敢复工,之前就因为缺这东西,好几家工厂都停摆了。 美国更夸张,军工用的高端稀土材料 97% 都得从中国买,没有这些东西,他们的战斗机、导弹都造不出来。 他们自己也算了账,要是真跟中国断了稀土贸易,欧盟新能源产业得遭 18 到 24 个月的供应危机,成本涨 25% 到 40%,10 万个工作岗位都得悬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们嘴上喊着要建自己的供应链,欧盟搞了个 120 亿欧元的项目,说要摆脱依赖,可至少得等 5 年才能规模化生产,成本还比中国高 3 到 4 倍。 5 年啊,黄花菜都凉了,到时候咱的技术说不定又进步了,他们还是追不上。就连加拿大一家金属公司的 CEO 都说实话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摆在那儿,理应是供应链的重要一环,这话才算摸着良心。 其实 G7 内部自己都吵得厉害,日本因为自己还有点稀土产业,跟中国合作得不错,就不愿意跟美国一起硬扛;德国也怕制裁中国断了自己的供应链,压根不支持这事儿。 说白了,这就是美国牵头搞的闹剧,想拉着盟友一起打压中国,可盟友们心里都有小算盘,谁也不想真得罪中国,毕竟饭碗比面子重要。 咱中国的稀土优势,是几十年投入了无数钱、无数科研人员熬出来的,从开采到精炼再到下游制造,全链条都攥在手里。 他们想靠开会定个价格、加个关税就抢走主导权,简直是白日做梦。别说现在他们没本事替代,就算再过十年八年,只要咱保持技术和成本优势,他们该买还得买。 所以啊,G7 和欧盟这波操作,看着挺唬人,其实就是纸老虎。他们越是折腾,越说明中国稀土的地位稳如泰山。真要是把咱惹急了,稍微收紧点供应,他们的新能源计划、军工生产就得卡壳。 说到底,市场不是靠行政命令说了算的,谁有真本事,谁能把事情做得又好又便宜,谁就有话语权,这道理不管到啥时候都管用。 他们要是真聪明,就该好好坐下来谈合作,而不是搞这些没用的小动作,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6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