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欧盟突然宣布了 9月29日,欧盟理事会一纸公报,把2015年伊核协议

往岁太平 2025-09-29 18:36:54

就在刚刚 欧盟突然宣布了 9月29日,欧盟理事会一纸公报,把2015年伊核协议生效后沉睡的制裁条款全部唤醒,宣布即刻对伊朗重启旅行禁令、资产冻结、能源禁运等全链条封锁。 这份“老菜单”当年因伊核协议被按下暂停,如今被原封不动端回餐桌,背景只有一句:国际原子能机构连续三份报告认定伊朗铀浓缩丰度已升至60%,距离武器级只剩“最后一根离心管”。 制裁清单直白而冰冷 1. 禁止向伊朗出口任何武器与核相关设备; 2. 冻结伊朗央行与旗下六家主要商业银行在欧盟资产; 3. 停止进口、运输及保险伊朗石油、天然气、石化产品; 4. 伊朗货运航班与悬挂伊朗旗的船舶被关闭欧盟机场与港口; 5. 78名个人与实体面临旅行禁令与个人资产冻结。 布鲁塞尔公开理由是恢复核谈判,但数据不会撒谎:欧盟去年自伊进口能源不足40亿欧元,占比仅1.7,此时掐断,对通胀影响可控,却可趁势把空缺市场让给美国、阿塞拜疆与挪威,完成石油替代与战略自主双重KPI。 德黑兰方面,外汇储备已降至400亿美元低位,本币里亚尔年内贬值34%,新制裁落地后,航空公司立刻取消三架欧盟返航货机,石油隐形出口再被砍掉约每日30万桶。留给伊朗三条路: A. 妥协,接受更严苛的核检查; B. 加速“核弹速成”,用威慑换谈判; C. 向东深化易货贸易,绕开美元与欧元。 在我看来,制裁像一把钝刀,切的是政府,流血的是平民,最终埋单的却可能是欧洲消费者。一旦伊朗选择B,霍尔木兹海峡保费飙涨,汽油价格再抬升0.2欧元/升并非危言。历史反复证明,制裁能拖慢核进程,却极少带来和平;它更像给局势装了一个“定时加价”按钮,滴答声越大,谈判筹码越贵。 如果伊朗真的突破核门槛,下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会是谁?沙特加速铀浓缩?土耳其要求共享北约核武?还是欧洲自己先扛不住高油价?评论区告诉我,你的答案。

0 阅读:27
往岁太平

往岁太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