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德国正式宣布了! 德国大转向:告别“韬光养晦”。 搁以前,德国给人的印象就是闷头搞经济,军事上特别克制,毕竟二战的历史摆那儿,国防开支常年连GDP的1.5%都不到,军队规模从冷战时的50万人缩到了26万左右,跟俄罗斯还靠着能源生意处得挺近,55%的天然气都从俄罗斯进口,前总理默克尔还说过欧洲和平离不开俄罗斯参与呢。 但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三天后,朔尔茨在联邦议院的演讲直接把调子改了,他用“时代转折”这个词形容当时的变化,说德国要变成真正的地缘政治力量,这演讲被不少西方媒体称为现代德国史上最重要的演讲之一。 紧接着就放了大招:宣布把国防开支提到GDP的2%,还专门设了1000亿欧元的特别国防基金,用来给军队更新装备,从飞机到数字化系统都涵盖,光陆军就占了166亿欧元,海军88亿欧元。这可不是随口喊口号,联邦议院后来真批了钱,只不过有报道说这些资金到账和落实还慢半拍。 军事上的转变最显眼,以前德国连给冲突地区送武器都避之不及,现在直接成了乌克兰的重要后盾。 一开始还只是送防护头盔,后来慢慢升级到“黄鼠狼”步兵战车、“豹”式坦克这些重型家伙,到2023年5月就宣布过27亿欧元的军援,2025年国防部长更是说计划拿70亿欧元援乌,其中30亿已经批了。 而且还要给4套IRIS-T防空系统和300架侦察无人机,连2026年到2029年的长期援助计划都在弄,联邦议院批过的对乌军援总数都超110亿欧元了。 这在以前的德国是想都不敢想的,毕竟二战后几十年都奉行军事克制政策。 能源上的转向更彻底,以前跟俄罗斯绑得那么紧,冲突后说断就断,从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天然气直接降了99.8%,默克尔当年的对俄政策都因此受了不少批评。 现在德国改成从美国、挪威买液化天然气,还玩命搞绿色能源,就是不想再被别人掐住能源脖子,这背后其实也是安全战略的转变,不再光靠经济合作求安稳了。 不过这转向也不是顺风顺水,麻烦事儿不少。先说钱的问题,2023年国防开支才占GDP的1.6%,离2%的目标还差一截,1000亿欧元的基金也没全花出去。 更头疼的是经济,德国2023年第一季度GDP环比降了0.3%,连着两个季度下滑,陷入了技术性衰退,对俄制裁的反噬让通胀飙升,老百姓不满,反战游行也时不时冒出来。 而且执政联盟内部还闹矛盾,连二战后首份国家安全战略都因为党派分歧迟迟没出台,直到2023年6月才有点眉目。 外交上也挺微妙,跟俄罗斯闹掰了,双边关系跌到冰点,互相驱逐外交官,但对美国的依赖反而变重了,买的武器好多是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也从美国进口,大政方针明显跟着美国走。 不过对中国的态度还算务实,朔尔茨2022年访华后一直说,不能因为中国崛起就孤立人家,还要继续合作创造机会,这跟他说的“避免新冷战”思路是一致的。 现在外界对这“转向”评价挺分裂,德国政府自己觉得在防务、能源上更抗风险了,但英美媒体骂它“雷声大雨点小”,说联邦国防军战斗力没明显提升。 不管怎么说,德国是真的从以前的“低调发育”往“主动扛事”变了,只是这转身太大,经济、内政都得慢慢跟上,能不能真的成“欧洲安全的保障者”,还得看后面怎么干。
不敢相信,德国正式宣布了! 德国大转向:告别“韬光养晦”。 搁以前,德国给人的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9-29 15:44:32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