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辅警路,编制外的坚守与挣扎】 辅警职业困境 辅警的现状 2021年,33岁的我怀揣着对警徽的憧憬,通过县招自聘成为了一名辅警。入职时每月4200元的工资,还拖欠数月,这让父母眉头紧锁,我却宽慰他们:“年轻人要多积累经验。”直至第一个月连续值了30天夜班,凌晨两点在派出所吃着冷掉的泡面时,我才真切感受到“临时工”这三个字的沉重。 在基层派出所,无夜休已成常态,白天能休息简直是奢望,逢年过节就更别想了。一有突发状况便冲在最前,民警总有安排不完的活儿等着干,可到表彰名单公布时,临时工的名字却如被封印一般不见踪影。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受伤住院费用还得自己垫付——只因临时工没有执法资格,不能认定为工伤,医疗保险也因工资拖欠断保而无法使用。哈哈哈! 最让人心寒的是来自社会的误解,制服也会遭区别对待。那蓝色亮丽的肩章、胸牌,警号背后的“FJ”字母,就像刻在皮肤上,时刻提醒着我,自己永远只是个临时工。 四年间,我目睹了无数辅警兄弟姐妹因生计离职,也见过有人为转编制坚持到40岁,最终还是无奈辞职(原因不言而喻)。如今38岁的我,也为了生计被迫辞职,不再执着于那个“可能”。同时,我希望那些凌晨在街头巡逻的身影、暴雨中逆行的背影、生死关头冲锋的勇气,不该被“临时工”三个字轻易抹去。看到这里,你还想做辅警吗?
特等功辅警能转正吗?身边人的经历和真实案例说出答案前几天跟在派出所当辅警的
【65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