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拜错神,不要跟错人!巴勒斯坦趁着157个国家承认他的热度,转头就申请加入金砖国家,这步棋走得是真明智,但有人却开始担心了:印度是否会从中作梗?
表面上看,印度是第一个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非阿拉伯国家,莫迪还专程去过拉姆安拉,给阿拉法特献过花圈,签过四千万美元的合作协议,嘴上一直喊着支持“两国方案”。
联合国投票里,印度也从没少过对巴勒斯坦的支持票,官方政策里“支持巴勒斯坦正义事业”这句话喊了几十年。
可背地里,印度和以色列的关系早成了“铁哥们”,莫迪是1948年以来首个访以的印度总理,内塔尼亚胡更是他公开的“朋友”,两人见面比自家兄弟还热络。现在印度是以色列最大的武器买家,以色列46%的武器都卖到了印度,从导弹到无人机,军火贸易做得火热。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教至上主义团体和犹太复国主义在意识形态上还挺对味,执政党高层在社交媒体上公然喊“以色列要坚强”,这种民间情绪早就影响到了外交决策。
印度要是真想作梗,理由能找出一箩筐,金砖扩员历来看重经济实力和资源潜力,要么是中国、印度这样的经济体量,要么是埃塞俄比亚这样的战略支点国家。巴勒斯坦别说工业基础,连完整的领土都没定下来,经济指标确实够不上门槛。
有分析就说,巴勒斯坦其实更适合上合组织,金砖偏经济合作,它现在的状况确实有点“不合时宜”。印度要是拿这个当借口,表面上看还挺站得住脚,不算公然跟国际共识作对。
但印度真敢硬拦吗?恐怕得掂量掂量,金砖不是印度一家说了算,中国、俄罗斯明摆着支持巴勒斯坦,巴西、南非这些国家也一直站在“全球南方”阵营里,上次联合国停火决议,14个理事国全赞成,就美国一票否决,印度可没跟着站队。
而且印度在中东有自己的小算盘,海湾国家里住着几百万印度劳工,每年寄回国内的外汇不是小数目,这些国家大多承认巴勒斯坦国,印度要是公然反对,等于砸自己的钱袋子。
更关键的是,现在承认巴勒斯坦国已经成了大势所趋,以色列官员放话要吞并约旦河西岸,联合国都认定其涉嫌种族灭绝,国际舆论早就翻了天。
印度要是在这时候给巴勒斯坦使绊子,等于把自己放到了“全球南方”的对立面,这跟它一直想当“发展中国家领袖”的野心完全相悖,莫迪政府再精于算计,也不会拿自己的国际形象换以色列的几句好话。
还有个隐性因素,金砖扩员这几年一直在提速,去年刚加了6个新成员,现在正是吸纳“新鲜血液”的时候,巴勒斯坦虽然经济弱,但在阿拉伯世界里的代表性强,加上157国承认的背书,其政治价值早就盖过了经济短板。
要是印度真敢跳出来反对,反而显得自己格局小,说不定还会被中国、俄罗斯借机敲打,得不偿失。
说到底,印度大概率会玩“模糊战术”,不会明着反对,但可能会提些附加条件,比如要求巴勒斯坦先跟以色列恢复和谈,或者拿“领土未明确”当理由拖一拖。可这种小伎俩顶多延缓进程,挡不住大趋势。
巴勒斯坦这步棋的高明之处就在这,借着国际承认的东风把申请递上去,就算暂时进不去,也把自己和金砖的关系拉近了,还顺便试探了各方立场。
印度心里跟明镜似的,真把巴勒斯坦得罪死了,不光会丢了阿拉伯世界的好感,还可能让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再上一个台阶,这种赔本买卖,莫迪政府可不会做。所以说,担心印度作梗是人之常情,但真要拦住巴勒斯坦,印度还没那个底气,更没那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