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稀土博弈较劲时刻,巴基斯坦向美送上神助攻,巴铁能帮美国找到破解稀土难题密码吗? 中美稀土博弈正胶着的时候,巴基斯坦给美国递上的这波“神助攻”,看着热闹,其实离真正破解难题还差着十万八千里,毕竟稀土这东西从来不是挖出来就能用的,里头的门道比想象中深多了。 美国对稀土的依赖早就刻进了高端产业的骨子里,就像用户说的,现代高端工业离了稀土就像人缺了维生素,根本玩不转。 每架F-35要吞掉417到420公斤稀土,才能造出那些高强度的永磁体和隐身涂层,核潜艇更夸张,每艘得用掉超过4吨,小到雷达组件,大到动力系统,全是稀土堆出来的,B-21轰炸机就更不用说了,隐身涂层和发动机里全是稀土的影子,缺了它再先进的武器也只能是堆废铁。 欧洲跟着美国一起急,全球85%的稀土加工份额都攥在中国手里,高端稀土更是几乎被垄断,他们想买都得看脸色,这才有了美国到处找备胎的戏码。 巴基斯坦就是这时候凑上来的,2025年9月8号,美国的US Strategic Metals公司直接砸了5亿美元,跟巴基斯坦签了协议,把稀土、锑、铜这些宝贝全打包拿下,连勘探、加工、出口的全链条都攥在了自己手里。 巴基斯坦这边规格搞得挺高,总理、外长、陆军总长全出面了,说白了就是急需这笔钱救命——外债堆到1300亿美元,外汇储备只够撑三个月进口,5亿美元到手正好能补窟窿、付油钱,还能缓一缓国内的通胀,这波操作更像穷得没办法的应急,算不上什么精准助攻。 美国之所以接下这份“大礼”,实在是自家的稀土产业早就垮得没样了。当年美国有座芒廷帕斯矿,探明储量430万吨,品位最高能到15%,比中国现在不到5%的平均品位强多了,曾经也是全球稀土核心,结果硬生生把牌打烂了。 先是环保运动闹得矿场减产,后来又被价格战逼到倒闭,2002年彻底关门。等到特朗普想振兴的时候才发现,技术早跟不上了,美国现在的提纯技术也就停在3N级别,4N还在实验室里打转,可军用芯片偏偏得要4N级的,本土根本造不出来。 加工能力更惨,全国一年只能加工1300吨钕铁硼材料,还不到中国的千分之五,就算把芒廷帕斯矿开足马力年产4.5万吨矿石,没地方加工也只能看着发愁,更要命的是,全球的加工设备基本都是中国造的,美国的设备厂家早破产了,想买都没地儿买。 巴基斯坦的稀土看着是块肥肉,其实底细都没摸清。所谓的“储量潜力大”也就是个大概说法,具体藏在哪儿、能挖多少,连巴基斯坦自己都不知道,协议里特意写了要组建评估队从头勘探,这一探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等摸清家底美国的F-35说不定都迭代好几代了。 而且矿全在俾路支省,那地方可不是省油的灯,极端组织闹腾得厉害,连中国工程队都遭遇过袭击,美国人要在这儿挖矿,先得搞定安全问题,这可不是5亿美元能覆盖的,搞不好就得陷进地缘泥潭里。 更关键的是加工这道坎,巴基斯坦现在连最基础的萃取分离都不会,挖矿还得靠人工,设备老得掉渣,电力供应都不稳,想建精炼厂全得靠美国带技术、送设备。 可美国自己的加工技术都瘸腿,怎么可能凭空变出一条产业链?全球稀土加工七成以上在中国,九成的永磁技术专利也攥在中国人手里,就算巴基斯坦把原矿挖出来,最后说不定还得运到中国加工,就像巴西那样,绕了一圈还是没躲开。 美国自己也试过在本土建厂,结果环保、工会、成本问题一大堆,推进得磕磕绊绊,现在跑到巴基斯坦建厂,难题只多不少,光等工厂投产就得三五年,这期间美国该求中国还得求。 再说市场需求,美国制造业早就空心化了,最后一家电视工厂2019年就关了,民用稀土消费量从2012年的1.5万吨跌到2023年的8800吨,几乎少了一半。 军工一年也就用600到700吨,单靠这点需求根本养不活一条产业链,巴基斯坦的矿就算挖出来,美国也得找地方消化,总不能让F-35生产线连轴转吧。 巴基斯坦其实也在玩平衡,一边拿中国中巴经济走廊的600亿投资建基础设施,一边把稀土卖给美国,说白了就是两头讨好处,真要让它选边站,未必敢真得罪中国。 这么看下来,巴基斯坦这波助攻更像给美国递了张“候补票”,看着有机会上车,其实离真正解决问题还差得远。 美国缺的不是矿,是从勘探到加工的全产业链能力,是稳定的供应链和市场支撑,这些巴基斯坦给不了,就算给了矿,技术、安全、成本这三座大山也跨不过去。 中国手里攥着的加工能力和专利壁垒,不是靠找一两个新矿就能撼动的,十年内美国想彻底摆脱依赖都难。所以说,巴基斯坦这5亿美元的协议,更像是给美国的心理安慰,真要破解稀土难题,美国还差得远呢。
决不能让中国如意,特朗普喊话阿富汗,英媒惊叹:中国大量抛美债。特朗普再出招威胁中
【7评论】【8点赞】